从卢老师那里听说了《教学七律》这本书,从学校领导手里接到了这本书。真如卢老师所说,确实是一本小书。
《教学七律》,作为一本教师培训教科书和教师的工具书,在我读过(本身读的也不多)的此类书籍中,除了《课标》,就数它是最薄、最小的书籍了:八章七条定律,内容精准,条目清晰。最关键的是,在看的过程中,它能与你产生共鸣,让你在书中寻到自己的影子,仿佛作者是你的师友,见证着你的得失。
在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里是有怀疑的:中外教育差距那么大,这本书如何适用于中国教师?但转念一想,1884年的著作,至今还被称之为经典教育名作,肯定是有其道理的。果真,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便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它的价值所在。
“教师必须熟知他要教的内容。”这是在“教师定律”里唯一用加黑颜色写出的一句话。如何做到“熟知”,作者列出了实现教师定律的十个要求:
1.带着新的眼光准备每一次课。
2.在每一堂课中寻找他与人们更为熟悉的真理之间的类比性和相似性。
3.研究所上的课程,直到他的内容能用人们熟悉的语言表达出来。清晰思维的最终证据和成果就是清晰的讲述。
4.发现这一堂课中的几个事实和真理之间的联系和自然顺序。
5.寻找这一堂课与学生的生活和责任之间的联系。
6.自由地使用各种教具。
7.探寻一个研究对象的所有事实和观点,但是要确保掌握其中一些事实和观点。透彻认识一个真理强于一知半解的认识一百个。
8.花时间研究每一堂课。
9.做好研究计划,但你的研究可以超过计划范围。
10.不要拒绝与这一学科有关的好书的帮助。
纵观这十条,都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做到了“熟知教材”,才会在课堂中悠然自得的观察班里学生的学习,胸有成竹地引领着他们的思想走向。这何尝不是我们假期备课的主要目的!
回想起放假前的下册教材提前备课,更是深有感触。由于三年级是新编教材,课本还没有回来,我便只是在网上下载打印了第一单元的教材,根据备课要求开始备课。虽然结合课标中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整理出了备课思路,并形成了教案,但总觉得内容无根,不能以小见大。在拿到教材后,翻看整册教材,发现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之间的联系,两个单元可以进行一个很好的整合,教学目标和内容梯度上升,这样备起课来,心中更通透。
就像作者所说“对知识的通晓唤醒了教师的所有能力,并使之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为无中生有是很难的。还记得十月份准备教研课的情形。在第一次根据课本中的童话进行整合阅读教学不太顺利的情况下,根据卢老师的建议,选择了一本国外的童书,由于故事的跳跃性很强,再加上自己对这本书也是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并不能很好的领会其中的含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总是感觉很艰涩。自我情绪都不能调动起,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呢?“不完全的认识必然会导致不完美的教学”这话一点都不假。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小学教师是全才,需要样样知道。还有我们听到的“小学全科教师”一说。但这并不是说教师要哪一科都要教、都会教,而是把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教。这不就是要求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以此达到“触类旁通”吗?
李时珍终其一生完成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但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所说:“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可见,它也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就像我们身边的潘淑亚老师。从小习书法,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由于热爱书法,便了解研究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及其作品,了解其人其事,研究其作品,在这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历史,通晓了诗词音律,陶冶了性情,升华了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
就像我们的导师卢老师。我们常常羡慕卢老师在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在讲座中、培训中、交流中的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我们更常见她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的勤奋学习,这怎能不是“一门深入方能触类旁通”的见证?
“教师必须熟知他要教的内容。”用现在一句非常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要具备知识素养——丰富的业务知识。我想:做语文教师的人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