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已作清佳境,渠道崇高日影斜。
——云青子
20世纪70年代初,云霄、东山两县5万多位建设者,为战胜旱灾,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建成总长85.81公里的向东渠,彻底解决了两县用水问题。
在云霄下河乡世坂村与火田镇西林村交界有一座大埔渡槽和一段几千米长的引水渠,当年这段渠道是火田公社建设的。大埔渡槽建在九堀山与石坵垵山之间。每个槽墩都庄严地镌刻着各村的名字:西林、莆中、大坑、岳坑、善堂、东车、后埔、佳园……一座座石头砌成的槽墩,在一个个半圆形石拱托举下,稳稳的矗立在天地间。渡槽上,清澈的渠水哗哗哗地向东流去,带着云朵、带着鸟儿、带着福音,流向御史岭、流向八尺门、流向澳角村。
图片
今天,让我们再来听听向东渠建设者们气壮山河的故事——
火田镇西林村张金赐:
我们村的任务是建设大埔渡槽一个槽墩,还要挖100来米长的水渠。当时,实行的是公社化,一半劳力从事农业生产,一半劳力建设向东渠。建设向东渠要自带工具和粮食。每天拂晓从村里走到工地,有3公里,干到晚上天黑。中午在工地吃饭。生产队为了保证我们中午有萝卜饭吃,有咸菜汤喝,把耕牛也卖了。
我们必须按技术员测定的线路挖掘。挖的水渠底宽3米,高3米,渠岸宽3米。遇到土层,用锄头挖;遇到石层,用铁钎撬,用洋镐挖,每一下挥舞洋镐都必须很用力,否则洋镐会弹起来,叮叮叮像跳舞,挖一畚箕满,洋镐要挥舞70多次;遇到大石头,就向指挥部申请用炸药炸掉。我们不怕困难,就是一寸一寸地前进。
挖水渠必须要先把山坡平整后,再挖水渠。平整土地,用的是铁耙绑上木板,一人手脚并用按住铁耙,两位民工将绳子勒在肩膀上使劲拉。一天下来,按耙的同志手脚麻了;拉绳的同志肩膀红肿,勒成一道道血痕。3人一组,受不了了,再换另3人。虽然累和苦,但是,还是说说笑笑,互相体贴、互相鼓励地干着……
砌渡槽槽墩是指挥部统一从各村抽调师傅,统一由师傅建造,我们必须负责槽墩的条石。条石需要到20多公里外的岳坑村搬运来的。我们用的是两轮手推车。那时都是土路,因为白天热,灰尘多,我们选择晚上搬运石头。3人一组,一人按车手,两人侧边推。上坡需要互助,一辆车先停下,六位民工齐心协力把一辆车先推上坡顶,然后再回来把另一辆车推上去。如此合力,晚上10点多才把石头运到工地。那时,照明靠的是煤油灯,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星星月亮就是我们最好的路灯。
每天,生产队给建设者们记工分,最多十分。生活很艰苦,任务很艰巨,但是我们干劲很大,想到向东渠的水能灌溉农田,大家很努力。
图片
火田镇西林村林建华:
在渡槽与水渠的连接处,需要打夯,就是要把泥土夯成像石头那样坚硬。那年,我才17岁,要从山上挖土,挑到各处,有几十米远。然后夯土。打夯,两人一组,同时把沉重的木夯举得高高的,撞击泥土,每一次举高,都要竭尽全力……那活很累,但是,每一个人都很出力。
“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他们讲述这些事迹时,语气和神情都很平常和淡然,就像讲述自己家的挖田种菜,而其实,建设向东渠,却实实在在的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