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一个人在这玩手机呀,不想跟大家一起玩吗?”
我抬起头,刚要解释“没..”
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就是啊,好不容易大家一起聚会,你怎么不吭声啊? ”
“这样很不合群哦”
大一刚军训完,助班就带着我们班级到校外聚会,可我怎么都融不进去他们和谐而又愉快的气氛,只能假装玩手机来躲避尴尬。
但是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合群呢?
01
有些人站在利益的角度上侃侃而谈,“多认识一个人,就是多一条出路”觉得只要跟每个人搞好关系,自己就前途无量,自以为处世圆通,殊不知“大难临头各自飞”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并不是自己认识的每个人都会掏心掏肺地对自己好,泛泛之交止于谈笑风生、嬉戏玩闹,仅此而已。
有的人站在为人的角度上大放厥词,“不积极地融入每个群体,那样该多失礼仪与风度啊,做人就该合群”。但是如果逼迫自己融入每个群体,那么哪里还有什么自我可言。
你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在图书馆里面学习,但是偏偏为了合群,就选择了和室友一起去游乐场里面玩一天;你喜欢晚上十二点之前就睡觉,但是偏偏为了合群,陪她们熬到凌晨。为了合群,假装自己喜欢群体里的人喜欢的事物,这样的行为是在渐渐抹杀自己独特的个性。
其实,有些看似合群的人,往往是最孤独的人。
02
在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中,主人公维特一度活在合群的枷锁中,难以自拔。
他从小智商超群,拥有过人的钢琴天赋。
但这却让他成了同龄人眼中的异类,备受排挤。
为了能够融入集体,和大家打成一片,他假装摔坏脑子,变回普通人,还失去了弹钢琴的能力。
但是伪装自己带来的合群并没有为他带来快乐,为了迎合同学,他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从来没有过属于自己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寂寞,而是在无尽的喧哗中丧失了自我,是自己抛弃了自己。合群,是最深的孤独。
当你只顾着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时,往往会弄丢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甚至忘掉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正如每个群体都有其不一样的存在意义,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融入每个群体,我们应该相信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群体里面,自己才可以豁然开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彼此陪伴、交心共勉。
就像我们学校里面有个学习交流群,我们每周晚上都可以一起交谈自己最近的所见所感,是你说我听的默契、你问我必答的情谊,像家人在一起聊天一样毫无负担,在这里面我如鱼得水,仿佛彼此之间有了某种特殊的联系。不需要担心没有话题而尴尬,也不用惶恐自己的词不达意。
若我们还未有幸结识自己的同道中人,我们亦可以选择独处。有时候独处,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浪漫,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约会。
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曼妙的风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正如她自己很少参加文化圈的应酬,日常就是躲在自己的书斋里,染书香气息,读心仪之书,挥墨以著佳篇,岂不浪漫而优雅。
不适合自己的群体就不要逼迫自己去融入,正如朱熹所言“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总是有深也有浅的,若为那些感情一般的朋友去花费自己的精力,并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