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
“睡前20分钟,
玩乐高、看电视或者画画都可以,你来决定。”
有些事情该做,但孩子不愿意做,是因为在这件事的背后,孩子有别的心理需求诉求。如果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往往就会出现很多让人“挠头”的行为,实际上孩子不是为了捣乱。
比如,父母会要求孩子几点钟睡觉,到了快要睡觉的时间段,孩子如果还没有上床,父母就会催促,但通常情况下,孩子越催越慢,这是因为,即使睡觉是必须的,但是孩子也不愿意去做,因为他不愿意被要求,甚至被强迫着去做。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够适当退让,把一定的决定权还给孩子,孩子的主动性就更强。比如,可以给孩子制定睡觉的时间,但是睡前孩子需要做什么事情,具体什么时间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以由孩子自己决定。
适用场景:
孩子该做的事情不配合的时候。
这样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孩子感觉被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