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星期五,晴。
“我总是着迷于时间,着迷于时间的主观性。” – 克里斯托弗•诺兰
由克里斯托弗 诺兰导演的电影《敦刻尔克》今天在中国大陆首映。
晚上一家三口观看了这部评分很高的电影。
一、音效
印象深刻的是音效配乐,诺兰一向“重口味”的元素也充分展现:秒表声、心跳加速、轰鸣、厚重的弦乐。除了营造出的紧张肃穆之外,在剪辑方面,时空转换与音效搭配得非常好。
那不断滴答作响的秒表音效。似乎很适合《敦刻尔克》这个故事分秒必争的核心概念。
音效留白。
影片结束前,Tommy上了火车,对面的人想跟他说话,他却只是缩在座位上睡着了,这几秒是完全没有一点音乐的,或者说完全静音,整个影院的人到这里理论上应该松口气才对,但在这几秒的安静里连周围观众的喘气声音都听不到。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停顿,这让我想到绘画的留白或者法餐精致的摆盘。对于每一帧都塞满音乐的影片配乐来说突然留出一个缺口应该是一件做不好会显得唐突的事,好在这一处时间算的非常精准,三个时间点交汇完毕,表盘停了下来,滴答声停止,大乐章谢幕,不再有紧张的时间压迫感,一觉醒来噩梦已然过去。
二、结构
导演诺兰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历史事件。故事采用港口的一周、海上的一天和空中的一小时的三重线性结构,详略得当地为我们还原了这场二战重要战略撤退的原貌。
影片开始,大家就能感受到诺兰这位鬼才卖弄结构到底的决心。非线性时间、以及非连贯现实(大量的闪回),是典型的反情节特征,却用在了战争这种宏大的题材上。这种时间的省略、跳跃、倒退,并不是盗梦空间一样的情节设定,而是诺兰为了在短短100分钟内交代全貌的匠心。当三条线偶尔重合的时候:小船看到飞机、飞机看到小船、小船上岸、岸上看到无数小船、飞机拂过海岸、岸上的士兵向飞行员致敬,观众会感受到一种不同时空的人相遇的激动;而每每是这个交错的点,便是故事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不断将诺兰营造的沉闷、压抑、绝望释放出来,但是很快就继续被德军无休止的轰炸打回原形。这种叙事方法是高明的,它让观众憋着一股劲,期待着下一次的交汇。而当三波人马相聚敦刻尔克的时候,整个故事也走向了光明。
三、细节
两次欢呼。
一次是英国老百姓响应号召开着游艇渔船到达敦刻尔克受到士兵们的欢呼,这无疑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也是这个题材最撼动人心的部分。
第二次欢呼是疲惫的士兵回到国土,受到国人热烈的欢迎,士兵自己有些不知所措,说我们只是逃了回来,但对于国人来说,原本计划接三万士兵回国最终接回来三十万本身而言即使是一场失败的胜利,也是伟大的胜利,所以说这不是一个典型的战争片,没有枪对枪炮对炮的热血感,而是失败之中的大获全胜。
人性的光辉。
一艘英国人的渔船是父子俩和一个17岁的男孩乔治驾驶,去敦刻尔克救人,半路他们救上来一个德国飞行员,给他毯子保暖,这是Grace。德国飞行员争吵中推倒乔治,男孩意外死亡。最后大家回到英国本土,德国人问父子乔治怎么样了,儿子低沉地回答:他没事。父亲点点头,赞许儿子的回答,这是多么大的Grace啊。我十分敬爱这个民家渔船的父子,特意注意了他们渔船的名字:月亮石Moonstone。
一个法国士兵混在英军里想逃生,在船超载的时候,一个英军逼他下去,另一个英军替他奋力争取,保护他留下来。这是Grace。军舰被鱼雷击中,很多人被关在下舱,在水中挣扎,那位法国兵本来要跳船了,又折回身,爬上去,打开下舱的门,很多英军逃生。
英国战机放弃返航,转头追歼敌机,救了上千士兵,最后自己迫降沙滩,被德军俘虏。
路边的百姓给车里的士兵递啤酒。一位盲人志愿者给回来的士兵义务发送几百个毯子,一个士兵说:“我们做的就是活下来。” 他头都没抬说,“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