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第19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课伊始,没有特别之处。先学《夜宿山寺》,由《静夜思》引出诗人,简介诗人;接着揭题,解释古诗题目的意思,夜:晚上;宿:出示甲骨文,宝盖头为房子,单人和百则为一个人睡在席子上,合起来即为宿,住宿留宿之意;山寺:则为山上的寺庙;然后读诗—识字—有节奏的读诗;第四步当然释意啦。
我抛出一个问题:读了这首诗,你总的感觉是什么?诗意较为简单,小朋友能较为容易的领悟到诗的内涵,于是,举手的小朋友颇多,纷纷说:山上的寺庙很高;高得让人腿发软;高得令人害怕;太高了,简直都可以找到月亮星星了……
看时机成熟,于是抛出最主要的一问:你们从哪些里读出山上寺庙的高?用这一问组织起了学共体的教学,
吸取上次教训后,我一开始就强调:今天先用1分钟的时间自己读第一首古诗,找出你认为山寺高的句子。第二环节,小组内按红黄蓝绿的顺序进行组内交流,交流时用1号声音,一个小朋友在发言,其他小朋友仔细倾听,等到小朋友发言完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补充说明,如果同学有错,你也可以帮助纠正。
1分钟的自己学习,小朋友的声音明显变小,不再像以往的课堂那般嘈杂,但也发现一个问题:小朋友以为找到一个句子就算找完了,另外,找到之后能画出诗句,但仅仅只是画出来,对于找重点词或关键词毫无意识,也不知道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所以有必要将预学的方法加以指导。现在我的想法是,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去预学:1.标段、圈生字、划词语、读识生字、词语课文;2.根据课后题目,或者语文课作里的题目进行圈划重点词句,并做好批注。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于没有经验的我来说,暂时可以这样做。前者,孩子们会自行解决,后者我有必要带着他们去预学,划圈重点词句,写下简单的体会。
进入第二环节,学生开展小组内的交流与分享,我继续蹲点11号小组。红号小朋友刘*彤首先发言,她找到的是第一句,但具体从哪个词语看出来,她有些说不清楚了。这时我建议其他小朋友帮助她,以这样的句式开头:“刘*彤,我来帮助你,我觉得哪个词表示很高很高,因为——”黄号小朋友很厉害,一听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说百尺是虚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危楼的高。蓝号小朋友田*涵发音较为轻,甚至说听不到,她找到的是“手可摘星辰”,但是因为我的坐镇吧,其他几个组员还是很认真的在听!最后一位绿号小朋友潘*宇回答的比较全面。这里疏忽了一件事,没有让最后一位小朋友做梳理,这里可以让最后一位同学这样做,现在请大家听我说说,能体现山寺高的句子有红号小朋友的第一句,因为有百尺高,就让人觉得这寺庙很高很高,蓝号小朋友的句子是“手可摘星辰”,一伸手我们都能摘到星星,那一定会很高很高。我也找到了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我从哪个词知道……
进入第三环节了———集体交流。
我让每一小组的红号小朋友站起来,又从11号小组开始发言。11号小组按顺序讲到了第一句,很自然,肯定找到关键词高百尺。在这基础上,我还想让孩子们在这句诗里发现“危”也体现山寺的高,于是叫了四号小组的李*涵,她一下就接到了其他句子上,我示意他听清楚我的意思,无奈孩子依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请了1号小组的梁*怡,她倒是答上来了,只是将它解释成了危险之意,于是我就让ppt告诉孩子们,危就是指高的意思,危楼就是高楼。接着还是1号小组,他们介绍了“手可摘星辰”,理解得非常好, 接下来是八组的吕*琪进行发言,都发言的挺好。中间不时穿插提醒孩子们学会倾听的习惯。
第二节课相对简单了些。
从这堂《夜宿山寺》课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的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觉得哪儿哪儿都需要改正,帮他们建立起一个预学模型、批注策略、发言习惯等等。希望今天的慢能换来孩子们以后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