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视力、摆脱眼镜,这是很多近视人士的共同心愿,在市场上,宣称能够恢复视力的产品和训练方法也总是层出不穷。在这些“疗法”当中,通过转眼睛、变焦点等方法“锻炼眼肌”、“摘掉眼镜”的自然疗法似乎格外受人青睐,网络也常可以看到《xx天轻松改善视力》的锻炼教程。
这种近视治疗法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一百年前,眼科医生威廉·贝茨(William H. Bates)就写下《摘掉眼镜完美视力》,创立了这套“锻炼眼睛改善视力”的自然疗法。然而,贝茨疗法的理论与现代眼科学和视光学理论相矛盾,它的效果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在贝茨提出这种疗法之初,他就受到了很多眼科同行的批评,现在美国视光学协会和美国眼科学协会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些“疗法”统统没有科学证据,它所发挥的只是一种安慰剂效应。
那么,贝茨的理论到底哪里不科学?眼部锻炼的疗法为什么不能真正帮助人们改善视力呢?
贝茨理论:南辕北辙的“眼外肌放松”
贝茨认为,眼球通过改变形状来聚焦,眼外肌紧绷(strained)是屈光不正的原因,因此放松眼外肌肉可以提高视力。于是,他创造了一系列的眼部训练方法,包括捂眼、闭眼照太阳或灯光、转动眼球、摇摆法、看多种彩色等等。
然而,他的近视理论和人眼的运作机制其实根本就不相符。
事实上,人类眼外肌的作用只是改变眼球方向,负责眼球聚焦的完全是另外一种肌肉——眼球内的睫状肌。睫状肌藏在虹膜的后方,它是一个环形的肌肉,身上有无数根小绳子(悬韧带)“拉住”晶状体赤道部。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变晶状体性质,让它变胖或者变扁,这样一来就改变了晶状体的屈光力。很多同学都经历过散瞳验光,点一滴散瞳的眼药水(有效成分为托比卡胺),睫状肌被麻痹无法收缩,眼睛不能聚焦,看东西就变得模糊了。但在这个时候,眼外肌并不受影响,眼球还是可以自由地转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睫状肌才是真正控制眼球调焦的肌肉。
另外一方面,眼球改变形状对眼睛调焦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在调节的过程中,睫状肌收缩,使脉络膜向前向内,巩膜的周长因此减少,眼轴变长。眼轴长度变化对整体屈光力影响很小,它的屈光度大概只有−0.036D(注:屈光度D为焦距的倒数,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m-1),而晶状体屈光力为16-19D。如果真要把眼球屈光力全部寄托在眼轴变化上,那么随着眼球大幅度拉长,视网膜会脱离下来,我们干脆就看不见了。
现在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以及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才是儿童近视的原因。那么,近视的眼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睫状肌厚度增加、睫状突位置靠后和巩膜纤维变薄,这些病理改变并不能靠自然疗法来逆转。除了近视度数无法降低,散光度数也无法通过锻炼眼球运动来降低。散光往往与近视并存,存在散光时,看近看远都模糊。验光配镜时,验光师会告诉您近视度数和散光度数,而这个散光度数是由角膜和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决定。
由此可见,把近视归因于眼外肌疲劳和眼球形状变化都是不靠谱的,闭眼转眼珠、来回移动视线之类运动眼外肌的方法,也无法对调整眼球焦距的睫状肌产生什么影响。最终,解决屈光不正问题,还是需要镜框眼镜、激光手术、OK镜、眼内人工晶体植入等真正科学的治疗方法。相信现代眼科学,而不是自然疗法。
戴眼镜会损害视力吗?
除了放松眼外肌的理论,贝茨还固执地认为长期戴眼镜会让视力下降,为此甚至经常在诊室里砸碎患者的眼镜。时至今日,也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总戴眼镜会让近视加重。而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没有证据支持。相反,矫正不当会才加速近视进展。对于孩子,屈光矫正到最佳甚至是强制性的。
需要警惕的是,“戴眼镜损害视力”这种说法还可能带来更多危害。如果近视人群因此坚持不戴眼镜,开车时就会把自己和行人置于危险当中。对于儿童,不矫正的近视还可导致弱视。
阳光疗法:眼睛很受伤
在贝茨的近视疗法中,还有一种更加极端的方法——让眼睛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之下。贝茨坚信阳光暴露可以使眼睛受益,他甚至声称“视力正常的人可以直视太阳或人造强光源,不会引起损伤或不适”[1]。这种观点也极其荒谬。
他有个名字叫“贝茨疗法”。并且和《民间食疗偏方防治近视眼》、《XX天摘掉眼镜》、《恢复视力法(500度以下)》、《飞行员提高视力的办法》等一系列方法成为拯救”四眼“的经典大法。
事实上,人类眼外肌的作用只是改变眼球方向(你向哪儿看),负责眼球聚焦(看得清不清楚)的完全是另外一种肌肉——眼球内的睫状肌。
睫状肌藏在虹膜的后方,它是一个环形的肌肉,身上有无数根小绳子(悬韧带)“拉住”晶状体赤道部。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变晶状体性质,让它变胖或者变扁,这样一来就改变了晶状体的屈光力:你能看清东西要靠它。
很多同学都经历过散瞳验光,点一滴散瞳的眼药水(有效成分为托比卡胺),睫状肌被麻痹无法收缩,眼睛不能聚焦,看东西就变得模糊了。但在这个时候,眼外肌并不受影响,眼球还是可以自由地转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睫状肌才是真正控制眼球调焦的肌肉。
要放松这样的肌肉,你需要把眼球抠下来捏一捏。(好像也不太管用?
近视眼,究竟怎么来的?
现在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以及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才是儿童近视的原因。那么,近视的眼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睫状肌厚度增加、睫状突位置靠后和巩膜纤维变薄,这些病理改变并不能靠自然疗法来逆转。除了近视度数无法降低,散光度数也无法通过锻炼眼球运动来降低。
散光往往与近视并存,存在散光时,看近看远都模糊。验光配镜时,验光师会告诉您近视度数和散光度数,而这个散光度数是由角膜和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决定。
“有效”的假象
尽管理论站不住脚,实际效果也缺乏证据支持,但仍有不少患者在体验了转眼珠之后感受到了暂时的“视力变好”,这种情况其实是泪膜带来的假象。
角膜表面的泪膜,由外而内的三层:脂质层、水样层、粘蛋白层
角膜表面有很薄的泪液,大约6-10微米,叫泪膜。每次眨眼睛,都是涂泪膜的过程。泪膜必不可少,除了保持角膜和结膜的湿润,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改善角膜的屈光力。
角膜表面是不光滑的,泪膜则能够帮助填充这些凹凸不平,使角膜变得光滑。大家一定深有体会,哭的时候,泪眼朦胧、看不清楚。而长时间盯着电脑看、眨眼次数减少时,泪膜蒸发,又会视物模糊。这时候多眨几次眼睛,视野就能变得清晰一些。
由此可见,把近视归因于眼外肌疲劳和眼球形状变化都是不靠谱的,闭眼转眼珠、来回移动视线之类运动眼外肌的方法,也无法对调整眼球焦距的睫状肌产生什么影响。最终,解决屈光不正问题,还是需要镜框眼镜、激光手术、OK镜、眼内人工晶体植入等真正科学的治疗方法。相信现代眼科学,而不是自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