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本《鲁迅传》,爱上了读文学作品,也因此瞒着家里选择了文科,然后开始杂七杂八的读各式各样的文章,有从陪伴度过初中的《时文选萃》,高中至大学前两年的《萌芽》,有时不时穿插《扬子晚报》《篮球先锋报》等等各类报纸,甚至《乌龙院》《漫画party》《花火》等等热门校园读物,可谓是品种齐全,但仔细想来都不算是正经在读书,而且都是囫囵吞枣式的,应该说是很不正确的。
读书是可以启智的,有人激发了创作欲望去参加写作大赛,有人爱上了美图去学画画,有人关注数据去当了记者,我却早就忘了自己看过什么,读书万卷没有破,下笔没有如果也无神。所以今天人民日报上才会提倡,“越是人人写作,越要深度阅读”。
习惯是养成的,也需要用养成的方式改变,读书也一样,就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给我最大的打击大概就是考研复试的时候,因为初试分数高,就吊儿郎当地随便翻翻书,以为知道个大概没啥关系。打脸这种事,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笔试题答的漏洞百出,面试提问相顾无言,差一点就准备回家了。后来长了记性,虽然笔记什么的还是没有章法,也养成了定时整理的习惯,美文摘录啊,名言警句纠错啊,作家作品归类,到现在会整理出自己的阅读书目,更感谢互联网的发达便捷,随时随地节选似的留下自己的想法痕迹,可以过后完善,虽不成成大器,偶尔还是能获得些成果来满足自己的小心思。小目标太大,还是不要了,哈哈。
到这里大概都会认为爱上的职业是作家吧。
错!
错!!
错!!!
因为专业的原因,现在做一个小文员,更是整天与文字打交道,大到年初计划、年终总结,小到网站信息、图片新闻都会参与到。什么会议记录、资料汇编、上下行文、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书面证明、把关意见、档案管理、报表上报、值班表制定巴拉巴拉小魔仙,哈哈,反正就是很琐碎的文字工作,整理与撰写是最耗费精力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尤其是当事人读出来的时候,会关注大家是否有在认真听,是喜欢还是不屑,但更有意思的是修改的过程,一遍一遍将一个半成品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出来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是不可比拟的,好像见证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也许我不是缔造者,也许我没有机会接受到聚光灯前的一切闪耀,但我可能就是火箭发射的检验员,飞机起飞前的地勤,食品出厂前的质检,所有一切的希望都集中在我身上,从另一个方式呈现。
有时候,也挺矛盾的,工作背后巨大的付出未必成正比,尤其是很多东西只能由少数人承担,比如荣誉,听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有人数要求的,中国曾经因此失去过评选的机会。集体主义与英雄主义都没有错,事实总不尽如人意,人们常常看到的是最直观的,甚至很多时候只要求结果,艰辛汗水,冷暖自知,需要调节心态的时候很多,做编辑这行恐怕也是。
我很喜欢对文字咀嚼的过程,很有味道,调试咸淡,加什么佐料,添什么食材,美文的出炉与美食异曲同工吧。前不久看了一部日剧《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对校对工作的刻画很夸张,也很传神,每个人对内容的苛求却忽视对自己的管理,以至于立志成为时尚杂志编辑的女主角以为来到了“疯人院”,但他们对校阅工作的专注、专业、职业精神不得不令人钦佩。校对正是编辑的一部分,所以可见一斑。都说,编辑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深以为然,舆论能造英雄,也能湮灭英雄,读者的阅读口味很多时候会跟着风向走,而一个好编辑的重要性也突显于此,既不能因私利随意引导舆论、制造舆论,也不能置之主流思想不理,何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者未必很清楚,何为有正能量的文化,读者未必很明确,编辑也不是无良的评论家,允许偶尔出现不负责任的主观臆断,毕竟“他们总在犯错误却不知悔改的时候搬出“言论自由”这把保护伞。
在不甘人后的年代,某些领域的“落后份子子”真的需要有人来做。也许将来我真的会爱上这个职业并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