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樊锦诗的颁奖词。最打动我的就是“心归处,是敦煌”一句,而今,手捧这本“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唯一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再一次被题目触动了心灵。
01.单薄与厚重
见到樊锦诗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那么单薄,瘦小,从小就多病多灾,和孪生姐姐出生时只有六个半月,若不是医院的条件稍好一些,早就没命了。由于是早产儿,又是双胞胎,体质弱是当然的,因为先天不足,背也有点驼,自封为“丑小鸭”。上小学时,又得了小儿麻痹症,差点没命,幸运的是后来竟奇迹般地治愈了。樊锦诗就用这两条瘦弱的腿,从上海到北京,从北京到敦煌,走过荒漠和戈壁,走过坎坷和磨难,一走就是近六十年。
阅读樊锦诗的人生更会有一种感觉,她就是一本厚重的大书,生命如此坚韧,成就如此不凡。从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实习生到研究所副所长,到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到全国人大代表,到敦煌研究院院长,到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到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到感动中国的时代领跑者、改革先锋……一路走来,在守护敦煌的五十多年间,樊锦诗获奖无数,但无论是什么时候,她终究保持着淡然与谦逊,在颁奖盛典上,她依旧说:“奖章奖状包括奖金,全部交给敦煌研究院。我就是一个代表去代表领回来,这个荣誉属于研究院,属于全体工作人员,我的理解这是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
樊锦诗对敦煌莫高窟的守护与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她从不居功自傲,总是把敦煌学研究的前辈和同仁们放在敬仰的位置,这本自传不仅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而且有敦煌几代人的回忆,更是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这本厚重的大书更能彰显出樊锦诗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
02.脆弱与坚强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这是敦煌研究院一面墙上所写的内容。
人类是脆弱的,动荡时期,敦煌研究所内也在跟风乱转,进行“窝里斗”,大家开始互相猜忌,揭发,批斗,运动思潮让人们思想中“丑”和“小”展露无遗。人类又是坚强的,虽然在运动中研究所的许多老先生被赶出去,下放农村劳动,一代大家竟成了猪倌和羊倌,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不忘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深受张大千赏识的年轻才子史苇湘在蛰伏放羊期间居然发现了和确定了敦煌藏经洞文献《沙州都督府图经》和《沙州地志》里记载过的西汉时期敦煌效谷县城的原址;常书鸿先生的秘书毕可在劳动改造时还带了画册、画架和画布,坚持画画,希望有一天能够重回莫高窟临摹他喜爱的敦煌壁画,从事他热爱的绘画事业。
樊锦诗也在痛苦和迷茫中找到了让自己坚强的理由,“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心灵的感召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