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个人,在一个堪称苦寒之地守护了一辈子,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那个漫漫黄沙之中,从青春岁月,到华发尽染。这个人就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第一次知道樊锦诗是在《开讲啦》节目中。当81岁高龄的樊锦诗走上舞台给大家讲述敦煌莫高窟,讲述她与敦煌的不解情缘。我看到这位80多岁的老人身上闪着耀眼的光芒。
樊锦诗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江南女子。1958年樊锦诗考入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响应学校的分配到敦煌博物馆工作至今。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敦煌与女性,似两股神奇的力量,走进我的心里,亦或也是勾起了我那久远的考古的梦想,所以在当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我心归处是敦煌》,我觉得这就是缘分使然,让我更靠近敦煌和樊锦诗院长。
读这本书前,樊锦诗在我心中是高大伟岸的形象,读完此书后我觉得樊锦诗就是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她今日能有所成就更多在于她一直坚守心中之理想,就如她自己所说的,此生命定是莫高窟的守护人。
可就是这样热爱敦煌的樊锦诗,也曾坦言:“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莫高窟是文化的传承之地,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但敦煌是贫困区里的重灾区,气候干燥,粮食紧缺。樊锦诗在敦煌实习时就想要逃离。可毕业分配,北大还是让她去敦煌工作。樊院长的父亲甚至给学校写了一封信,让学校改派他人。
可那个时代的人就是天真和单纯,只要国家需要,还是会义无反顾。同时,樊锦诗的心里也一直念念不忘敦煌石窟里的壁画和造像。
“所以我心想,说不定这就是天意,是命运要我以这样一种方式补偿上一回考古实习的半途而废。我暗下决心,这一次去敦煌,一定要取得真经再回来,绝不能中途折返。”
这也许就是永远为自己热情而活的最好诠释了。
樊锦诗在敦煌一干就是一辈子,她的兢兢业业也让更多人认识了她,把她当做了不起的女子。
多年来,有很多人想为樊锦诗写一部传记,却总是被她婉拒,而1984年1月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敦煌的女儿》的文章,更是一度让她当做是个沉重的负担。
樊锦诗从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或有多能耐,她不过是沾了莫高窟的光,在敦煌这个人类绝无仅有的遗产地,为文化遗产做了点事情,为敦煌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做了点工作。因为这些工作符合全人类共同的心愿,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同时,她一直把功劳归于常书鸿、段文杰等老一辈莫高窟人的教育,归于丈夫老彭和家人的理解支持。没有她们就没有今日的樊锦诗。
上天赋予人类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择一事终一生。
樊锦诗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句话,她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更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家、《敦煌本纪》的作者叶舟曾这样说道:一个樊锦诗,半部敦煌史。
这样的樊锦诗,不仅是“敦煌的女儿”,更是这个和平年代的伟大英雄。
齐帆齐第6期28天写作营第23篇,1217字,累计2934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