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还有二十来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不管学习好的,学习不好,都开始摩拳擦掌,希望能取的好成绩,过一个好年。
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是相当害怕考试的。每次考试之前都会紧张,甚至晚上做噩梦。而且,自己还属于那种“小考考得好,大考就砸锅”的人。平时成绩不错,一到期末考试,就失利。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自己更是对所有的大考都紧张。这似乎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紧张,考不好;因为考不好,更加紧张。
其实,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詹森效应”,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曾经有一位叫做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很好,实力雄厚,但只要在赛场上,就一定会比赛失利。不难看出,这是因为压力大、过度紧张导致的。
于是,人们把这种因为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在正是比赛中失败的现象,成为“詹森效应”。
詹森效应在学生的考试过程中很多,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父亲对于我这种情况,很是气愤,因为自己平时还属于比较努力勤奋的学生,他也不好说什么。总是不住地安慰我,不要担心,不要紧张。但他越是这样说,自己越是紧张。
老师也觉得我这样子很可惜,按照平时的成绩,完全是上重点大学的料。于是,老师和我爸爸沟通后,就针对我这种情况制定了很多方案。
首先,我爸爸许诺我,如果我高考失利,我可以复读一年的。爸爸说,上不上大学都没有关系的,那么多没有上大学的人不是也过得挺好的吗?可是,他越是这样不在意,越是表现出一种平常心,我越是紧张。
其次,老师针对考试,帮助我提出了很多策略。可问题是,我平时小考都不错。尽管大考都是小考的综合,甚至有的小考比大考还难,但我仍然走不出这个怪圈。
结果,我只考了一个三流的大学。
后来,在大学,我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室友。在她的鼓励下,我决定考研,并选择了山东大学。当时,山东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全国著名的,选择这里的学校还是很需要勇气的。
不过,这一次,我已经不再为了考研而考研了,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长远的规划。我知道自己考研后要做什么,对我来说,考研变成一次小考。考不考得上,无碍我当时所在的工作。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居然考上了,而且成绩名列前茅。
我一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高考失利,但考研却能获得成功。后来,参加一次写作培训班,听了“一直特立独行的猫”,也就是星姐写的一篇文章《名校与非名校最重要的差距,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星姐在文章中:“在北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积极努力的氛围。比如,期末考试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人满为患……每个人都毫无时间观念的疯狂学习,他们永远充满斗志。”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星姐总结说,是因为他们有更长远的计划,期末考试只是一件小事,考完后该干嘛干嘛。
回想自己的经历,确实如此,当我把考试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考试却一塌糊涂;但当我把它仅仅当成是人生中的一个经历、一件小事后,却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会经历很多考试,期末考试可能真的只能算是前三分之一场的重要,并不能真的“一考定终身”。
那么,高考呢?高考总能“一考定终身”了吧?我觉得要消除高考的焦虑情绪,还是星姐的方法好用,那就是把高考也规划进整个人生之中。在长长的人生长河里来看待它,它或许也不一定显得那么重要了。或者,即便还是那么重要,你也不必太焦虑了。
毕竟,生死之外,再无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