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5】【真是一不小心就断更】

明明昨天写了将近4000字……直接贴上来好了。


敦煌:天选孤城,不甘寂寞


大家好,我是阿冷,在咱们共读群潜水好些日子了,今天乘着敦煌的风沙出来透透气。


其实说实话,我对敦煌的认识也不深,也就是最近开始敦煌共读了,我才好奇地去翻敦煌的资料来看,结果发现敦煌这个地方,素材相当丰富。


特别是昨天维尼大哥分享后,这种好奇更是有了明确的指引方向。比起大哥的干货满满,我的分享更像是一些边角料,一些参考资料后的遐想,也就供大家消遣消遣。


请切莫深究,因为……应该会“揪”出不少我得继续查资料才能回答的疑问~对于认识敦煌很深的朋友们,今天就当我是来做个资料收集汇报,请不吝指教!


简而述之,敦煌汇集了数个古代不同文明的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又因古时战火被封存,再因近代战乱而散落到世界各地,并且引起了各国学者的研究热潮,使得这些原本惨遭变卖、散失全球的卷帙、艺术珍品,成了“满天星”,最终才演变成季羡林先生所说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盛况。


(图片来源见水印)


这时候,我的脑子里冒出一个问号(分享音乐:飛天):


存储那么多文化与艺术珍品的,为什么是敦煌?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先来反问一句:为什么不是敦煌?


敦煌在大家的心里面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我说得再清晰一点,抛开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先不谈,它所处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地理环境?


地处祁连山脚下,四面毗邻的不是沙漠、戈壁,就是崇山峻岭,方圆300公里,连个像样的城市都见不到,而塔克拉玛干、柴达木、罗布泊这些有名的“无人区”却是“于此环伺,虎视眈眈”,甚至我会忍不住担心,就算它是一个沙漠绿洲,但一场大型沙尘暴,也许就能让这个城长期孤立无援,陷入绝境。


而我们知道,文化必然是由人所产生的,而人必然依赖富饶的土地才能生息繁衍,文明才会随之繁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敦煌有这样的条件吗?


有句话说,大河流域是孕育文明的摇篮,那么要让文明续存,是不是至少也要有条“小河”?敦煌是不是也依靠了某条河流,才能脱颖而出呢?


倒是听说,敦煌是个拥有“月牙泉”此等绝境的地方,总不能都是无源之水吧?


——虽然到了现代,据说还真的需要人工补水来继续维持了。


于是我去查了敦煌的水源,也仔细看了看丝绸之路的线路特点。结果发现,相比起已经成为历史的、同为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盛极一时的楼兰、精绝……


我发现,“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还是敦煌才配拥有。


一来,敦煌的水源——党河,作为河西走廊水系第二大河疏勒河(古称籍端水)的支流,原本是流入楼兰古国赖以生存的罗布泊的,后来却因地形变化,改道流入敦煌西湖,孕育了敦煌绿洲,自此千年不渝,守护着这颗沙漠上的明珠。


而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甘肃粮仓,敦煌在其西端,从中原往西域的商队必然会先到敦煌整顿,想必也会为敦煌提供粮食杂物等。如此一来,敦煌即使受困于恶劣的周边环境,依然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为过往商队提供补给。





这不是上天眷顾,什么是上天眷顾(楼兰表示受到了严重伤害)。


二来,往来商队,无论是经丝绸之路的哪一条(北、中、南),多少都会从敦煌经过。特别是,相比南边的路途虽有补给遥远,北边路途虽近但补给贫乏,于是不难想象,咱们中华民族最喜欢的中庸的中线就成了主要干道。

这一来,尽管东边有个瓜州(古安西),但敦煌并不会因而衰落;反而是被分掉一部分商队的楼兰,乃至是会被分掉更多的南线诸城(国),日子肯定是越过越不好过了。




甚至,名字“精妙绝伦”的精绝国,还是在东汉末年被他国吞并,后来还归附了魏晋。也就是说,在精绝国有战事到中原的三国时代结束,东西两边都在拼命打仗的时候,敦煌竟然都没有受到战火波及,甚至还因为相对和平,迎来了一批逃难的中原文化人,它的文化底蕴来源似乎找到了?


而且可怕的是这种运气一直持续,汉唐且不说,即使是宋朝积弱,被西夏王朝统治的百年里,敦煌也没有受到损害;到了元朝,由于西征必经敦煌,这个看似被战争旋涡一直包围的孤城反而一直越发兴旺;直到明嘉靖年,才出现了衰败;到了清朝康熙后期,这一片又收回来了,直到清朝开始衰落,才总算是敦煌真正的低谷来临。


然而,我们来两张如今敦煌市内的照片,感受一下




这蓝天白云,这绿树成荫,这现代化……


千年以降,历经沧桑,如此顽强,拱手,我服了!(楼兰精绝在地底抱着痛哭)



那么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在于敦煌这个名字。


如维尼大哥所说,光是看字面,就深深感受到其厚重、灿烂之意。尽管学者们都认为,这个名字应该是源于当地民族语言的汉译,但也不能掩盖他们选字之考究。


翻查史书,敦煌之名最早始见于汉武帝《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后来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则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确实,我们可以从古文里面看出,敦煌可谓名副其实。但是无论是张骞还是李吉甫,都不是为敦煌命名的人,而是“知道这个地方叫这个名字”的人。也就是说,敦煌这个名字在我们可以找到的这些文字记载以前,已经存在了。


而张骞,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靠他才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敦煌是不是一个专门照顾来去商队的城市,还未可知。


也许,当时并不一定有那么多商队经过此处。据说,连丝绸之路这个名字都是“舶来品”: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甚至,为什么玉门关是“玉门”,而不是“丝门”?难道是因为当年这里运送的货物是和田玉?


尽管这里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但至少能够推测,在张骞开辟通道之前,敦煌更像是一个边陲要隘,而不像是一个贸易都市。离中原文化中心如此之远,为何能得到如此讲究的好名字呢?


首先是,敦煌这个地方,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后来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在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再后来就到了周朝。


有学者考究,先秦古著《山海经》中提到的“敦薨”就是敦煌。

瞧,从这考究还发现,正是敦煌是敦薨的,党河这条母亲河依然是功不可没呢!


那么,也有人提出,《山海经》的著作,既有极早期的,也有西汉初年的,那提及“敦薨”的那一卷是什么时候的呢?


有说,敦薨是先秦时代的某民族语言,敦薨山就是现在的天山,在战国时代已经有了敦薨的叫法。


也有说,敦薨的意思就是:被周朝使用法律流放犯过罪行的父系社会诸侯王家族的地方。虽说周朝还是奴隶制社会,但却也是极为鼎盛的时代,百家争鸣说的就是这个时代,老子、孔子、韩非子、墨子……这些领我国文化几千年风骚的人不都是这个时代的嘛……那么按平均水准推测这个时候的王族,即使是犯过罪行的,也许应该算得上是当时文化水平不错的人吧。


不过这么一来倒是能理解了,既然是流放诸侯王家族,名字确实不能随意,而且当地人也是有文化水平的,那么,想必敦煌的灿烂文化的源头,很有可能就是在这里真正开头了。


而周朝,是第三个华夏民族奴隶制王朝,始于公元前1046年,距今接近3100年了……这是什么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


也就是说,敦煌这个天选之城,不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连里面的人的素质都那么高,这文化传承能力不得杠杠滴?


好了,如果上述的资料和推测都是成立的,那么我现在对敦煌如此厚重绚烂的文化气息,一点都不奇怪了。你呢?




最后再给大家乱弹几首有点关联的诗词。


提起敦煌,大家也许会想到边塞,那么估计必然也会想到玉门关、阳关。

来首音乐~(分享音乐:玉门关)

果不其然,王之涣抢先高高举起了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出塞》)

嗯,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玉门关,听起来就是边塞豪华套餐。假设我们真的站在敦煌之上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除了漫漫黄沙、雅丹地貌,就是祁连山脉、天山山脉等,似乎能对得上。

不过,凉州词讲的凉州,实则上在汉代,就是甘肃省。如果更进一步的话,凉州的具体地点,其实是武威,而在唐代,玉门关正好设在此处,而并非与阳关一起处于敦煌的西边。(王之涣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此外,无论是武威还是敦煌,离黄河都极为遥远,难以想象王之涣能够在当时“远眺黄河”的时候看到的“一片孤城”就是敦煌。

那么要么这句诗词代表的是,王之涣所谓“远上”的意思,是经过了黄河,还要越过极远的距离,远到“白云间”那么远,才总算看到了那一片孤城,是王之涣一路走来回顾的画面;也可能是王之涣看到了另一条河,党河?如果是党河的话,倒是能对上。也算是能对上“凉州”这么一句。

甚至说,这个“远上”其实跨越了整个河西走廊——武威是整条河西走廊的一端,而敦煌则是河西走廊的另一端。那,如果王之涣不是在回忆或想象一路上风物,在脑海中拼出如此壮丽的画卷,那么他要么是千里眼,要么就是看到海市蜃楼了——毕竟是沙漠嘛,海市蜃楼倒也还真说得过去,而且,这不,一片孤城万仞山,是在“白云间”呢!



此时李白、王昌龄也争先恐后地想要发言。

李白先不说,别人考证他写的玉门关不确实

王昌龄倒是在敦煌没差了,您瞧这句“不破楼兰终不回”……破案了,楼兰就是这么被灭的啊!只能说真不愧是天选敦煌!

开个玩笑~~

比起热闹的玉门关,阳关就显得有点寂寞冷了。

不信你看王维说的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如果说王之涣有俯视大地超强眼界的话,王维就更是思无所极,真正告诉我们啥叫思维没有疆界。他在离长安不到半个时辰“马程”的地方喝酒,就想到了称得上数千里之外的阳关。

这就像看电影的时候,明明这会儿还在拍郁郁葱葱的林荫道,镜头一转,马上就是满眼戈壁黄沙了……感官冲击相当强烈,而元二、元常“使”的“安西”还在更远的“安西都护”(也可能是瓜州,但那就不会“西出阳关”了),这一路的跋涉的艰辛直逼眼前。

结果王维还不罢休,还要“添油加醋”来个“无故人”——你走到阳关以外连个认识的人都没啦,不仅路途遥远条件艰难,而且还孤独得很呢!

元二听到此话,怕是又伤感又无法反驳,只能杯莫停,举杯消愁愁更愁了!

不过到这里,我又蹦出一个问题,啊,原来出了玉门关和阳关还没算当年汉唐时代的“出国”啊!结果后面一大段路还是在“安西都护”的范围之内,只是相对于中原,当时就统称为“西域”了而已。以前看到什么出塞还以为是“出国”,现在看来,总有种被骗了的感觉,真是吃了历史地理没学好的亏哟~

最后,给大家说一句,我对这些诗词的吐槽,比起前面那些更没有什么根据,纯粹是在查资料的时候脑洞大开想出来的,这回是真的仅供消遣~!

那么今天我的分享也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捧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636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680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66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65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45评论 1 27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8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3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74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02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9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7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09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8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思无心阅读 911评论 0 0
  • (C) Scott Wang 声明:本人不是佛教徒。参观古刹庙宇欣赏文物和古人的能工巧匠;欣赏虔诚但不迂腐信教人。...
    风中琪云阅读 5,021评论 0 1
  • 北宋英宗的皇后。她从小被当皇后的姨妈接进宫。与养在宫中的赵宗实一起长大。两个人青梅竹马。因为仁宗无子,所以当时在宗...
    顾央阅读 706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458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543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