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重视操作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叶圣陶先生言语文教学的梦想:“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努力教给孩子们一种写读书报告的方法。而老师教给孩子这种方法的时候,用语是那么浅显:“思考是你自己的事情,练习对自己说话,而不是对老师说话。”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认为“读书之后没有个人感受和见解等于没读,一定要有个性化感受,哪怕这种感受是肤浅的。”但是有了感受说出来是不可 靠的,也许很快就会忘记。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孩子能看到自己操作的成果,并为之骄傲。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会更有读书兴趣,会更加专注神思。而老师尽量不要轻易改动学生写的东西,因为“当你拿起红笔要改,看到的只是满篇的错和辛劳之后无果的辛酸。”在学生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读书报告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老师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让孩子们从单纯内容的理解上升到思考文本之外的东西,这就是一种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训练。长此以往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掌握概括归纳的逻辑方法,在自己的大脑里开辟一个个格子,分别容纳不同的知识,然后把新学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储存进大脑。有学者言:“什么是教育?当学生把在学校学习的全部忘记,剩下的就是教育。”这“教育”就是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案例~她开始利用摄影机,完整记录上课的过程,然后逐一检视在课堂上的每段对话,每一个神情。
李玉贵:其实老师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上真是表露无遗啊。我刚刚跟你说,对每一个答案公平对待,那是需要磨练的。多数的时候,我们听到我们要的答案时候,脸色是不同的,眉目是不同的,可是我是透过录影带的观看,我才看见我自己,在教室里面的声调、动作、喜好。我才知道,其实我们小孩在教室都在揣摩老师的喜好。这个是要练功去把它去掉。
链接语~以课为媒,让课说话
“思想立会、成果立会、创新立会”的办会定位
课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文本——温蒂·凯瑟曼的《艾玛》。引导学生用一种纯粹的文学的眼光来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第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人物的个性,并强调自己所下的结论必须有具体的事例来支撑。孩子们说,艾玛是孤独的;艾玛是记性差;艾玛喜欢爬树;艾玛喜欢晒太阳;艾玛爱画画……这些观点都从具体的文字中找到了支撑。学生在这样静心静气的阅读中,不仅发现了艾玛的个性,而且学会了怎样在阅读中思考。学会怎样在阅读中思考,学会沉到文字中去,这是阅读的关键。
第二步,引导学生发现人物个性的复杂与矛盾。老师一再地询问孩子:“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孩子们再读文本。于是我们看到,这些早已习惯了一元思维的孩子,开始遇到了困难。老师似乎并不着急,提示学生找出自己观点的对立面:孤独与热闹;简单与不简单;开心与烦恼;爱作梦与很实际;聪明与糊涂……并继续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来支撑。于是,艾玛复杂与矛盾的个性渐渐凸现出来了。在这样的讨论中,孩子们发现,艾玛这个形象原来并不像自己刚才所说的“爱爬树”、“爱画画”、“爱晒太阳”那么简单。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它让孩子们懂得,人原本就是这样多面,人不是扁平的,而是一个丰富的、立体的统一物,正是这一个个复杂而多面的个体构成了这个多样化的世界。
第三步,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个性的复杂与矛盾。教师在两个对立的个性中间加入了一组数字,请学生圈画有关的数字,以对艾玛的个性做出进一步思考与判断:
孤单 1 2 3 4 5 6 7 不孤单
简单 1 2 3 4 5 6 7 不简单
聪明 1 2 3 4 5 6 7 糊涂
爱作梦 1 2 3 4 5 6 7 很实际
烦恼 1 2 3 4 5 6 7 开心
……
李玉贵让学生思考,在这些数字中间,你想圈出哪一个数字,以表示艾玛个性中更明显的倾向。比如,你在“爱作梦”与“很实际”中圈画了“1”或“2”或“3”,则表示你认为艾玛的个性更多的是“爱作梦”,反之,你圈画了“5”或“6”或“7”则表示你认为艾玛的个性更多的是“很实际”。其它的个性分组依此类推。
这个环节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人物的个性并不是简单的一元,不是做一个选择题,不是非此即彼,不是找出一个答案即可,而是在复杂与矛盾之中发现还有更加复杂与细化的东西。
我认为,第二步与第三步是教学中难度最大的地方。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发现一个人的某一种个性并不难,难就难在发现人物个性中复杂与矛盾。而这,恰恰是人本身的真实面目。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莫过于人类,引导孩子发现这一点是多么重要!
第四步:老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人物个体中进行比照。教师提供了一组描写老人的文本让学生阅读,使学生通过不同老人之间的比较,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对人物个性的理解。于是,学生开始按照刚才教师示范的方法,读出主角的个性,并找出文字来支撑观点。老师提示学生,现在读可能会读出与昨天不一样的看法,要求学生边读文章边整理出故事主角的个性。学生先自己读,自己进行整理;再小组读,交流自己整理的人物的个性。最后回到艾玛这个形象上来,在不同人物的比照中加深对艾玛这个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这个过程看似平静,实则紧张,每个孩子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他们必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不同文本、不同人物进行比较,然后概括,整理出人物的个性,还要有根据,有支撑;而且必须考虑,如何在阅读后亮出自己的观点,以便与同伴分享。
语文概念~,教师要深刻认识学科的本质,对于文本要做到读懂、读深、读透,具体的教学中更要把握不同文本的特质,表述方式,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以及读写的结合。语文就是重点要教听说读写,从中发展思维、认识自我、沟通表达,阅读既要注重文本理解的输入,更要重视语言运用的输出。
课上~说,只是表达自己已经会了的;听,却能引发自己对已知或未知新的思考。学习是探索未知,而不是表达已知。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学生举手’背后的教育价值问题。”
“课堂上最重要的是‘串联’,而不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暂时把举起的手放下,认真倾听,就是最好的‘串联’。”
听”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共同体重要的一部分。佐藤学老师曾说过:“要把别人的话放在心里咀嚼一番。”李老师补充表示,只有一心一意,全心全意才叫聆听。很多时候,课堂的引导者一味追求“零时差”,却忽视了给孩子自主思考、聆听他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