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好有个大前提:父母自己过得开心,这样父母就不会用孩子弥补自己内心的遗憾,这样的家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而不是无边界的共生关系。
1.本我需求被认可,并且可以被自我管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家庭里面互相指责,妻子指责丈夫上网,丈夫指责妻子打麻将,妻子又指责孩子玩游戏... ...大家都觉得对方做的事情没意义,是浪费时间。后来坐下来一聊,大家突然发现,打麻将,上网,玩游戏都是娱乐啊,娱乐干什么要有意义?家庭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超我,如果超我无法容忍一个人的本我需求,一个人就会伪装,就会有部分是逃离家庭的。小的时候戴眼镜,丢了一周之后被老妈发现,老妈带我去配眼镜,骂了我一路,到了眼睛店还在指责我撒谎的事情。眼镜店老板估计是忍受不了我妈絮絮叨叨了,就很直接的说了:孩子之所以撒谎,一定是你特别严厉,他只能撒谎。本我需求追求唯乐原则,需要被管理,但是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只有自己了解,本我需求被他人管理,就会出现互相觉得对方在浪费时间的现象。自己管理自己的需求,违规了要受到惩罚,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家庭一定要有明确的相处规则。
2.有明确的规则
明确的规则让我们每个人都很轻松,我们可以依据这些规则自己去衡量行为的正确性。很多孩子很恐惧于给父母打电话,因为经常自己很开心的东西和父母讲,父母就会教育,没有任何赞扬。这时候孩子就会迷茫,到底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个案例:某咨询师朋友的小孩特别淘气,怎么教育都没用,希望该咨询师帮助。咨询师去他家观察小孩,和小孩聊天,他很同情这个孩子,父亲经常打孩子。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咨询师就觉得奇怪了,这孩子怎么这么傻,明明知道拍皮球爸爸会打他,他还拍?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答案让人心酸:爸爸经常会喝酒,喝完之后发脾气、打孩子,发完脾气之后会内疚,会对孩子很好。孩子不知道爸爸什么时候会打他,活的很恐慌,所以就故意找打,这样起码不会一直活在恐慌中,知道什么时候会挨打。这个规则需要大家协商出来,对任何人都有效,不同的人物还有不同的要求,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3.意识到并且尊重孩子的尊严
曾经看过一个节目,该节目请了5个可爱的小孩,每个小孩都有才艺,才艺结束之后,主持人和小孩互动。主持人问,你们5个中,“谁最爱告状?”,5个孩子有点不知所措,开始随便乱指,互相观察,最后统一到一个小女孩身上,小女孩有点委屈和害怕,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明白这不是一个好角色。主持人继续问,你们5个中,谁最喜欢打人?一样的模式。然后是谁最经常被爸爸打?最后每个小孩被贴上一个标签,小孩都很不知所措,下面观众哄堂大笑。这个节目的本质就是不尊重孩子,把大人的乐趣建立在小孩的弱势上。尹老师最后用陶行知的诗总结,非常切题:大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在不伤害孩子的自尊的前提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了自尊,懂再多道理都没用。
更多教育咨询远圣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