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如果把人的一生看成是建房子,那么童年时期就好比是在打地基。
房子建成后能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地基当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相对应的,人长大后能不能通过社会环境的重重考验生存下来,童年这个“地基”能被忽视吗?
首先我们来理解下,什么是“童年创伤”?
1.童年创伤所指的是童年时被人为而非意外造成的不恰当对待,例如各种形式的身体虐待、用言语或非言语造成的心灵虐待、不顾忌当事人的成长需要造成的心灵损伤、目睹虐待或暴力事件、长期或极端地被忽略和遗弃、情绪不被接纳、情绪长期受控于他人等等。
2.对当事人而言,创伤性事件的来临不能预测、无可避免,当事人在毫无心理准备下面对此事,感到不知所措及无能为力。童年创伤是一个扭曲人性的过程,不论当事人当时有没有察觉为创伤,对当事人来说已产生确切的阴影并一直影响着成年后的今天。——来源于搜狗百科词条“童年心理创伤”(侵删)
其次我们来看下,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来自360百科“心理健康”词条(侵删)
了解了这两个关键性的名词后,接着我们来讨论主题:童年创伤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由于现在的人发育都比较早,11、12岁就开始进入青春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少年时期,那么我就把0-10岁归为此题中的“童年”。
(特别强调仅在“此题”是因为,人的生命可追溯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因此这里的“童年”还包含了胎儿、婴儿和幼儿时期。)
胎儿时期也就是在母亲肚子里的时间,这段时间是人大脑初步形成和发育的关键,同样的也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机能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如果遗传基因异常、母体受创等因素也算在童年创伤内的话,那么后期大脑发育迟缓、心理发育受挫等现象也都是有因可寻的。
如果胎儿一切发育正常,母亲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生下宝宝,那么人就正式来到这个世界开始进入婴儿期。
从五感来说,这时候人就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母胎20多周时,记忆、思维等就开始形成。
因此,人一出生就已经是带着爹妈的基因,并且还在子宫发育了10月左右,早就不是文学里比喻的“一张白纸”。
甚至可以说,人一出生就是不平等和不一样的。
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选择爹妈的基因、选择发育的母体、选择发育的环境等等。
进入婴儿期,也就是从出生到3岁,这段时间人的身体发育最快,同样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
(研究心理实际就是研究大脑,因此身体发育最快当然也包括人脑,所以心理也发育最快)
婴儿时期除了继续发展和完善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机能以外,认知、言语、气质、情绪和社会性也会迅速发展。
认知方面就包括感知觉、记忆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扣题:
小孩子为什么不能“恐吓”?
如果你小时候有不经意看恐怖片或者被惊吓的经历,我想你一定是难以忘怀的。
因为在你组建认知的时候,这种外来的“创伤刺激”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你应对类似场景都会伴随着一种恐惧心理,这便是应激反应。
相对应的,人为什么惧怕黑夜,那极有可能是在认知里刻下的记忆中,黑夜就是不好的、令人恐惧的。
反之,如果你在组建认知时,和家人一起时常看烟火、明月、星空,那么你对黑夜的反应就不会除了恐惧一无所感。
关于言语,它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为什么母语不用死记硬背,我们就“天生会说”?
那是因为在我们还不能用语言说话时,父母、家人就会抱着我们,对我们一直说不停。
所以,哪儿有什么天生就会,都是日积月累的听、看、模仿而来。
当然,如果你恰好不幸生活在一个每天争吵、打架、咒骂的家庭环境中,那么长大后你出现不善沟通、除了暴力不懂得合理表达情绪等情况,就再正常不过了。
至于气质、情绪和社会性,都与人的生长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有着极大的关系,这里就不再祥写,以后再补充。
谈到“气质”,可能与我们平时夸一个人说的“这个人超有气质”里的名词有点差别。
气质(Tem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来源于百度百科“气质”词条(侵删)
气质是小孩出生后表现出来的稳定且明显的个人特征,且每个人的气质类型都不同。
心理学上传统的气质“四类型说”,包含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些气质有的表现感受性弱、有的感受性强,有的外向灵活、有的内向爱思考等等。(感兴趣可以自己百科下)。
当然,长大后大多数人的气质都不是“单一”的,多数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气质类型,而且气质并无好坏之说,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在各种领域展现自己的风采。
婴儿时期气质是可变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其有极大影响。
托马斯和切斯就提出“拟合优度模式”来描述气质和环境因素是怎样共同作用,对儿童发展产生良好结果的,即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摘自林崇德主编第二版《发展心理学》168页)
我是这么理解的,比如一个内向、反应缓慢、感受很强、偏抑郁质的小孩,在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教养是顺着她的气质去引导,不打击、不埋怨她的内向和反应迟钝等表现,并在她的此个性基础上教会她如何去应对与人交流、鼓励她感受自己喜欢的东西等。
那么我想这个孩子长大后应该会很好克服自己不善向外沟通交流等表现,说不定在父母对她兴趣感受性的培养后,会让她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更大的作为。
相反,如果这个内向、反应缓慢、感受很强、偏抑郁质的小孩,其父母发现她时常表现这种个性后,自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特质,并为此通过各种打骂、侮辱等方式去教化,或偏执的去强行该变小孩的性格。那么,小孩子长大后就很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等问题。
写到这儿,顺便在此提出,我是极其不赞同“棍棒教育”和“辱骂教化”的。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让父母或家人对一个小孩子大打出手或是辱骂,这都是“家暴”和“畸形教养”的体现,与小孩而言大多都是童年阴影和创伤。
棍棒教育首先便可以看出的是,父母对自己的情绪管控是有严重问题的。
其次,有这种经历的小孩为什么长大后任然记忆深刻,并伴随深深地恐惧感?
那是因为儿童时期,对情绪情感的学习积累与发展,首要就是从教养人身上学习的。
如果教养人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第一笔,甚至无数笔深刻的情绪情感记忆便是打骂。
那么长期生活在恐惧、低自尊、焦虑、压抑等感受中的孩子,如何自处?
如何懂得情绪情感的表达?
如何排解未来即将面对的各种压力?
遇到问题就使用暴力吗?
关于辱骂和长期性的“语言暴力”,我也是归为“创伤”里的,它又对小孩有什么影响呢?
别说小孩子,就是正常的成人面对这种环境也是痛苦、厌恶和抗拒的。
打个比喻,如果有个人每天持续对我们输出不堪的言语和负能量情绪,不出一个月,可能我们就怀疑人生了。
那么小孩呢?
婴儿时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渐渐长大后在自我的情绪体验中又会有“自尊感”。
自尊有多重要呢?
与之相对应的自我体验、自我价值、自我肯定等等,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长期生活在辱骂环境的孩子,低自尊、自我得不到认同和满足,长大后就可能会极度自卑、缺乏自我察觉的能力、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也会不停地自我否定等。
当然,棍棒和辱骂教育对人的影响远不止我提出的这些,感兴趣可以去查阅更专业的文献。
提及“社会性”,我想用曾经见过的一种思想表达:一个家庭即是一种小社会。
父母的相处方式、与家族人员的关系等等,都对小孩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还是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家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邻之间相处和睦,大家都懂得如何自在的相处、沟通,以及懂得很好的维护这份关系,那么小孩子长大后在人际交往这块自然都不是什么阻碍。
为什么?
因为小孩最容易模仿啊,而且这些模仿和学习记忆还是深入骨髓的。
所以有人说,找男女朋友可以看看他们家里父母的相处方式,说不定未来就是你们的相处模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这种理论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有的人小时候生活在不断争吵的家庭环境中,未来自己有了家后反而更懂得去维护和睦,我想这应该是离不开他后期的自我察觉与学习改变的。
(2021年12月11日补充)
3岁一过,人就进入幼儿期和小学时期,可能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童年”,也就是我们长大后仍然能在脑海中回忆起部分片段的时期。
这段时期除了不停发展和完善我们的认知、言语、气质、情绪等心理现象,也就是智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情感、道德认知、侵犯或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认同等等。
当然,这些心理现象也会随着时间流逝,不停地交叉混合发展,越来越走向复杂化。
而在发展这些心理的过程中,如果因为教养人的“不恰当对待”造成创伤,那么我想这无异于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又增加一层又一层的阻碍。
我个人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第一次”(特别是脑海中记忆深刻的“第一次”),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认知”方面的影响。
仔细回忆,第一次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听;第一次惊吓;第一吃母乳以外食物;第一次认识性别;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进学校;第一次喜欢人;第一次体验性行为;等等。
往记忆深处,脑子所认同的、深刻记住的那些“第一次”,总给给我们带来或是深刻快乐地,或是极度悲伤地的感觉。
如果记忆中有很多个“第一次”总是令人痛苦、恐惧、压抑、愤怒...
那么,这份记忆便是难以磨灭的创伤。
更别提如果记忆中这种回忆,除了“第一次”,还有无数个画面留在脑海中,那么记忆便是具有毁灭能力的。
人应对外界的刺激会打开很多防御机制,压抑、升华、替代、拒绝、反向形成、理智化、投射等等,逃避性防御机制就是最典型的。
简单点说,你看见猛兽、大蛇或是遇到山贼、抢劫第一反应是什么?
当然是“逃”。(不过也有部分勇士会选择“战斗”,这儿就不细说)
心理遇到刺激或危险时同样也是如此,只是逃避性防御机制它表现在压抑、否定、退化等方面而已。
第一次不好的经历是创伤,创伤算是刺激,无数个创伤就是无数个刺激,遇到刺激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去“逃”,而当我们逃无可逃,便会选择自我灭亡。
因此,我习惯性把人的自杀称为“心理逃避的终点”。
无数的创伤刺激,就好比有无数令人害怕的猛兽在人的身边震慑心灵,有的人不停地逃跑直到毁灭,有的人除了逃还会选择自救,有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和心理能量去治愈创伤获得生存,而有的人没有那份幸运的、能够使他们可以生存下去的“条件”。
一个人想要生存于这个世界,本身就要面临很多“意外”,那些不能预测、无可避免的外部天灾人祸,就已经可能让人拼尽全力去面对、处理,才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因此,关于“童年创伤”,有一点我特别想说的是:
只懂生却不懂善养的父母,还是慎重慎重慎重考虑下吧。
阿德勒曾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所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
而我却想说:
能被童年所治愈和有条件去治愈童年的人都很幸运,而不幸的人终点只有灭亡。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童年创伤”可能会给人的性格、认知、社会功能等造成负面影响,有童年创伤的人在青少年或者中年时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甚至严重者患上精神病、神经症、神经病等,都是有迹可循。
房子的地基建错了可以推倒重新修建,人生却不能删掉“童年创伤”,重新来过。
那么,拥有“童年创伤”的人,该如何成为幸运的“自救者”呢?
如何克服心理的那些“猛兽”和给人带来消极情绪的创伤记忆呢?
(2021年12月12日 更)
昨晚写完此文,我有个朋友看了后感觉略带“伤感”。
但我和她的看法有所不同,反而觉得这是个好问题,同时我认为觉察到“童年的创伤”是一件好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的觉察表明有人“发现了问题”。
我一直很敬佩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不管这个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还是别人身上。
因为只有先“发现了问题”,那么接下来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接下来我会去仔细研究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然后查阅下前人应对PTSD的方式方法,再努力想想我自己在文末留下的两个疑问。
顺便去探究下我比较喜欢的几种心理咨询技术(意象对话、绘画分析、园艺治疗、叙事疗法等)针对PTSD有何理论和方法。
后期就不定时修正原文和更新了,欢迎大家评论引发相互思考呀。(不接受暴力沟通和非文明语言哈)
(2022年5月24日 更新)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心理治疗是根治PTSD最为有效的方法,常用于PTSD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精神分析疗法等。
——来源于百度百科(侵删)
闲时仔细去看了下有关PTSD的资料,嗯~这个症状的诊断是需要去医院由医生来判定的。
所以如果有读者确诊了,请一定遵从医嘱,好好调养,别看网文“自我诊断”,也别轻易的照着网文“自我治疗”。
我也暂时不分享查阅的一些心理治疗技术,怕误导真正需要的人,国内有“心理治疗师”这一职业,一般都是有医学、心理学等相关背景的人才可从事。
因此只要去正规的精神病医院、三甲医院等,通常都会有专业的人给需要的朋友做治疗介绍。
(2022年6月17日 更)
原本想着整理下书本上,关于治愈创伤的一些方法。
但我最近突然发现,其实每个人除了自己以外,别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旁观者。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这两句话最近一直冲击着我的内心。
所以,就不打算把干巴巴的理论搬到此处了,随意分享点感受吧。
前几天我突然想:
“治愈”啊,是比奢侈品还奢侈的东西,有的人唾手可得,有的人却可望而不可即。
我理解的“治愈”,不一定就能治愈到别人,他人被治愈的方法,于我而言或许就是微风而已。
最近追完了一部现实剧《警察荣誉》,我感觉自己就被剧里的几个故事治愈了。
这剧让我明白,虽然生活一地鸡毛,每天还会面临各种“问题”,但只要活着,谁不是这样呢?
当下即是活着,学会享受分分秒秒的生命。
我越来越喜欢这个道理。
中村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里写:
过去,人们常被教导要“胸怀大志”,但是愿望过于高远,大脑就会陷入对未来的焦虑中,只盯着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就无法专注于眼前,经常感到迷茫。
这时不妨关注眼前,因为“自己不应该做这个工作”的想法,实在滑稽可笑。
当你放下那些让你感觉混乱的想法,想着“不妨先试着去做”或者“如今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心里就会顺其自然地坦率接受。
每次读到这些文字,我都觉得被深深地治愈了。
我很喜欢停下来的感觉,停下来听风、停下来淋雨、停下来看花,或者停下来专注的敲键盘……
只要此时此刻,我的“停下来”,能让大脑只专注于一件事,我就觉得很幸福。
就像这风带着温柔,这雨能洗尽一身喧哗,这花绽放的唯美一刻,我在认真看见……
我不需要焦虑未来,也不用悲伤过去,只享受当下的分分秒秒即可。
这样的体会,是如此的轻松快乐。
偶尔听到一首歌,我虽然听不懂它的音律,但它能让我专注于享受它的节奏,我就会把它单曲循环,直到耳朵疲惫为止。
像这样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有时候我会做很多,并且乐在其中。
我想这些事情于我而言,或许并非毫无意义,我享受着、被治愈着,很舒服。
什么是治愈呢?
我时常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身体,如果我的身体告诉我,很舒服,那么这便是我活着的分分秒秒。
后来我才懂得,这就是治愈啊。
不需要证明,不需要模仿,不需要学习。
只要我们的身体感到舒服的事情,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治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