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文/红粉涟漪
01
很多人往往都是这样,读了很多书,却不知收获了什么,你问他书主要讲的什么内容,他也含含糊糊讲不明白。听了很多课,听的时候觉得老师讲的真好,句句都在点上,分析的也很透彻,但听过之后就搁到一边了,睡了一觉,什么内容也回忆不起了。
看的时候,听的时候,觉得过的太充实了。但回归到生活时,仿佛是雨过天晴,雨滴滴落的涟漪很快恢复了平静,一切如常,并没有什么改变。
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学以致用啊。你以为知识进入你的头脑就自己会融汇贯通吗?你以为高手和你只是量的区别吗?你不去厘清,你不去分析,你不去自己尝试,你就能够轻易得到吗?
所以韩大爷的杂货铺就开设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就是为了避免学员只听不做空把戏。我听了韩大爷第一节实践课,内容是赏析一篇美文。
02
这篇美文的作者是入江之鲸,文章题目叫《你还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吗?》。韩大爷深情的给我们朗诵了一遍。
他说好的文章是经得起读的,语言的流畅性非常重要。通篇读下来我觉得文章像河流一样的顺畅,内容清晰明了,发人深省。
为什么我们觉得作者的文字写的好呢?因为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说出我们心中的话,那些我们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我们有时候读到有些金句就会拍腿叫道:“说的好,我就是这么想的。”,但往往却自己表达不出来。那要怎样才能提高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呢?
多读,多听。多去读文字流畅,表达清晰,逻辑性条理性强的文章。多去听那些说的好的人讲话,我觉得奇葩说里面就有很多高手,我很喜欢听他们讲话。
03
然后韩大爷逐步赏析了文章的标题、构架,庖丁解牛般分析的很具体,到位。
作者标题取得很好,因为这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严格上讲它并不能算是狭义的热点,但却是大众始终都关注的问题,就是恒久的热点。这个题目受众面很广泛,成功的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韩大爷说这个标题的优势是观点鲜明,比较扎心,打击面广,并且扎到心里的痛点。
04
韩大爷把文章架构拆解为三个部分:铺垫、内核、收尾。
第一部分作者是用的一个读者的留言,引出问题。那个读者很困惑,说虽然读了很多年书却还是改变不了命运,感到很茫然。故事生动,很有普遍性,很容易做到以小见大。后来作者又通过朋友山区支教的事情破除误解,解读读书的正面影响。
第二个部分,内核。首先作者就交代观点的局限性,消灭读者的反抗性,为后面自己更好的论证做铺垫。
然后作者现身说法,说自己的经历,确确实实是因为读书而改变了很多,提出我们的误区在于我们对读书报有太高期望,仿佛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读书不是万能的,不是读书改变世界,而是读书改变世界观。
05
收尾。收尾的时候作者没有大喊口号,说什么我们一定要读书啊,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读书之类的空洞口号。而是低调的,在温柔中透点力量,轻轻告诫一句,如果有机会,劝你多读读书。华丽而平稳的收尾。
06
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作者通篇都在和读者交流,有很强的代入感,仿佛跟你谈心一般,娓娓道来。读者很愿意看。
文章主打短句,短段。看上去节奏明快,赏心悦目。
文章很擅长讲故事。故事能够很好的引起读者共鸣。共鸣分两个方面:情感上的共鸣,信息的共振。情感的共鸣是说故事要讲的真诚,老实,丰满。而信息的共振是指抛出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朋友山区支教的故事。
07
老师文章拆解完了,我学到了很多,好文章不是简简单单就写的出来的,要靠长期的磨练和精心的安排,功力都在平时的训练。
光说不练假把戏,所以我也拆解了一篇老师的文章和我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对比,发现了巨大的差距。
感觉自己的思考深度太浅,角度太单一,内容太单薄,修行尚浅,仍需大量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