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听力障碍宝宝都在比较早的时期做了适合的听觉重建和言语康复干预,从题主描述来看,宝宝的康复状态是比较好的。孩子目前尚且还在幼儿园,未来的小学阶段如何顺利适应过渡,现在开始规划确实非常有必要。
我们不妨把如何帮孩子适应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对于使用助听设备(不论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的孩子来讲,可能要考虑孩子在环境噪声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聆听清晰度不够好的问题,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课堂,小朋友们的吵闹声可以从一楼传到二楼呢。最好确保孩子在听得舒适的前提下,能适应这样的声音环境。
尽管现在很多助听设备都有一定的降噪和言语增强能力,但即使双耳佩戴的情况下,在教室中的聆听也会差于正常听力的孩子,这其中影响的因素包括:老师讲课的距离、教室空间回响、环境噪声,综合来讲就是多变的信噪比。要确认孩子在课堂上能跟得上老师的讲课内容和节奏。
可以在孩子上学后,除了和老师简单介如何在孩子需要更换电池或有问题时怎么帮助他之外,还要和各科老师常常沟通了解他在课堂上听课的状态,是否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
而孩子回家后,也要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课上学到的内容,如果孩子大部分都可以讲出来,对他听的状态你可以不用太担心。而你和老师沟通的角度也会让老师觉得你是个对孩子学习上心的家长,自然而然都会对你孩子关注得多一些。
如果孩子听的状态不好,就最好要给助听设备再配备一个FM设备。相当于给人工耳蜗上接一个外置麦克风和一个接受器,老师讲课时把麦克风戴在衣领上就可以了。
另外,教会孩子确认谈话内容的技巧也非常重要。很多听障朋友会结合对话者口型或表情来猜测讲话的内容,但猜错的机会是比较高的。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形为,并不是故意的。有的家长从小就引导孩子去确认说话的内容,比如,妈妈和宝宝说:宝宝,请帮妈妈拿一个桌子上的苹果来。宝宝行动之前,和妈妈确认:妈妈,你让宝宝从桌子上拿一个苹果吗? 这样一来一往,就可以确定了说话的内容,这种方法一直到成年了都非常有帮助,尤其在工作中会避免听得不足造成的不必要失误。
也会让孩子专注在事情本身上,而把精力不放在去猜想和担心别人如何看待我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