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之旅开始了......
头两章讲变与不变,第一章理论,烧得很愉快,第二章实例,烧得爆掉了。
第一章 理论
先通过一个现实的问题来说明变与不变: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不断为某个问题而煎熬时,我们虽然急欲扭转情势,但心里总会先浮现两个问题,即“这一恼人的状况为何持续不变?” 以及 “该如何才能改变状况?”
作者运用数理逻辑领域的两个抽象理论来介绍和厘清他们达成的结论。
1. 群论
直接看群论的特性
- 群由某一共同特征的成员(members)组成,其他不用考虑。
成员的各种互动(例如加减乘除和人际互动)称为组合,组合即群的某一种内在状态转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群的任何成员的组合,结果本身仍然是该群的成员。
第1个特性允许群内产生无数变化,但任何成员及成员的组合,都无法置身于系统(群)之外。 - 成员可以各种顺序组合,组合结果仍然相同。过程允许变化,但结果不变。
- 群内有一个恒等成员(identity member),任何一个其他成员与恒等成员组合,结果仍为其他成员自身。恒等成员保持了另一成员的本身,于是某成员可能有所行动却不造成任何改变。
在组合规则为加法的群里,恒等成员为0(例如5+0=5);在组合规则为乘法的的群里,恒等成员为1;假设所有声响为一个群,则恒等成员为“寂静”;而一切位置的变动所组成的群,恒等成员为“不动”。
- 每一个成员皆有相对或相反成员,成员与其相对成员组合,结果为恒等成员。
2. 逻辑类型理论
以一组因某一共同特性而结合在一起的东西为出发点,整体的组成分子也叫成员,整体本身称为种类(class)。
种类不能称为自身的一员,因为两者具有根本性差异,层级不同。
用汽车加速变化和换挡来说明逻辑层次。
- 逻辑类型和层次必须区分,以免矛盾混淆。
- 从一个层次转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从成员转换到种类),需要一个“换挡”、一种跳跃、一个超越或转型,这就是“变”,变提供了跳出系统之外的方式。
3. 小结
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这样一种情况:
有两种不同的改变,一种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另一种改变发生时,则改变了系统本身。第一种变化为第一序改变,第二种为第二序改变。(用做恶梦为例)
本书后面谈到关于问题的形成和改变时,都指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是不连续的,逻辑跳跃的,因此在实际问题上呈现出不合逻辑与悖论(不合原有框架、规则、层次之下的逻辑)
第二章 实践
这一章巨烧脑,不仅需要理解书中的例子,难处在于我们为了更好理解第一序和第二序的区别,必须自己找例子来推敲。
1. 群的第1个特性的例子
群内成员无论如何组合、转化、运作,结果仍是组员。
书中用的蝴蝶春梦、水中刀(罗曼斯基成名作,强烈推荐)做例子,总结下来都是在某种困境中,人物关系互动和变化的悖论,及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且可能越使劲越糟糕。
我的例子是:“井底之蛙”。
设想一只或多只青蛙在井底,就可以想象成受困某个情境或规则,井就是他们的规则。在有外来力量把他们捞出来之前,无论如何折腾或互动,他们都是跳不出井的,也意识不到井外的世界。
2. 群的第2个特性的例子
不管组合的顺序、过程如何变化,但群的结果不会变。
书中用的都是婚姻和家庭的例子。
我的例子是:上海电视台的《老娘舅》节目。
节目中最常见的就是子女与父母的矛盾,子女因为父母不给钱或者不给房而拒绝照顾赡养,父母因为子女不照顾而拒绝给钱和房子,于是矛盾不断,双方都认为对方是针对自己,所以自己才会这样回应,但同时正式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对方的回应。即使老娘舅柏万青阿姨来了,这个问题依然解决不了。
3. 群的第4个特性的例子
成员 & 相对成员 = 恒等成员
这里开始爆了。成员与相对成员都不难理解,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恒等成员。在文革的例子中,成员为反动标志,相对成员去除反动标志(跟过去断绝关系),组合形成了这个特定的革命行为,但这个组合并未导致预期的结果,而是产生了恒等成员--“某种传统”(因为红卫兵的行为结果完全符合孔子的正名原则,并没有和过去断绝关系,依然还是反动)。
不知道这样解释看官能否接受
4. 群的第3个特性的例子
恒等成员 & 成员 = 相对成员,第一序零变化(成员属性仍然保持)
这里的例子更加诡异,成员“革命--改变旧有”,恒等成员“传统方式”,组合之后,产生了相对成员“老样子”......某某躺枪了。
看起来很机械的理解哦,见谅。
5. 小结
要化解问题,很多时候靠第一序改变是无用的,必须突破到第二序改变。
这里加一些个人理解后的第二序改变现实例子:
- 降维攻击
- 上帝视角
- 颠覆式创新
- 改变游戏规则
- 目标转换
- 外力暴力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