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游行,由南京始,南下,至杭州终。短短数日,却有好多话说。
若不嫌弃,便一起再游历一番吧~
南京
如果故乡是可以选择,那么我的故乡,是南京。
像回去见一个老朋友,第一个城市是南京,逗留的时间不常,但是似乎能经过就已经是一件心满意足的事情了。你知道,我一直挂念着你。
读南京,要听曲。
咿咿呀呀,任他唱尽繁华与落魄,你听遍风流与忧伤。
孔任尚的《桃花扇》中有一段: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
秦淮水榭华早开,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
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
本是讲李香君与侯朝宗的故事,其中这段唱词却蓦地扣住人心。金陵、秦淮、朱楼、兴亡、风流、舆图、江南…莫不均是南京的痕迹。历史长河过往之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而我有幸,看到她再次的复活。
南都的繁华与落魄,总是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轮回,似乎总是命不长久,却又似乎总是能死而复生。
明明曾经满目疮痍,厚重的土壤下是一层又一层的朝代将士百姓的血泪更迭,却偏生能让人在长江路里走出长长的柔情暖意,像是所有复杂的情感,在总统府那圈铺着黛瓦的黄色外墙里,都归为无言,而渐默入身体的血脉,成为了一种新的力量。不喜,亦不悲。
好似,这是一座深入我骨髓的城市,而我本无法用笔墨去写出细胞在我身体里的感觉。
苏州
意料之内的行程,意料之外的邂逅
因本身对建筑与静物的迷恋,早在看《园林》时,已经萌生出想去苏州的念头。没想到真正去了还要到两年后,然而无论何时,注定不虚此行。
苏州园林甲天下,单拙政园之大,狮子林之趣,网师园之精,留园之雅,沧浪亭之古,残粒圆之壕,艺圃之亲便可以走上个四天三夜。再加上其中的赏石、砌山、造水、治花、雕窗等等便是停留半生研究大概也只得其中一二精髓。而我一游者,看的更多的,莫过于念想中的物体变为实体的震撼与惊叹,这足以慰风尘。
意外之一是在拙政园出口的苏州园林博物馆,随着志愿者游览听其讲解的近两个时辰中的收获。这一程,堪称苏州之精髓!
白居易一首《江南好》道尽那一片的明媚,在苏州人口中,再听一听个间韵事,这平江府古往今来的富庶,流传千古的西子美人计,就势而建千年保留的姑苏古城,来来往往一心为民的贤臣雅士…一副《姑苏繁华图》跃然纸上,旧至吴王阖闾的城建,近到苏州一中的定址,广至园林的海外出口,细到斗拱与榫卯结构的保存,一路听的酣畅淋漓!乐哉!妙哉!
意外之二是在平江路的惊喜。
白天坐手摇船,江南一带古老而传统的交通工具,一路一摇一摆,听着船夫用娇柔的苏州话唱歌,讲着当地的菜名深意,水路的横纵相通,吴侬软语的“ziziriri”的基调在耳边传来,像是做着一场极美腻的水乡梦,梦里有着鱼米的香味,飘在古色古香的园林里…
晚上走在平江路的街区里,有精巧如全国各地的小资旅游景点都有的连锁小店,也有苏州自有的特色评弹与昆曲的茶楼。特别推荐一家,是从白塔东路往右走的这一段平江路,再进去400米,伏羲古琴文化馆,有昆曲艺术家的吕成芳老师,每晚都有固定的《牡丹亭》演出。许是淡季,冬季的夜里人少,我们住在附近,经常走到晚上10点钟才回酒店洗漱。喜欢是一种很明显的感觉,即使再冷,你都不愿意离开。依旧想看着那些古老的青石板,数着一家又一家的店面,没由来的开心,并且夜夜如此,乐此不彼。
意外之三是在苏州博物馆雅致。
贝聿铭这一生的最后的设计,便是给苏州老家设计了“苏州博物馆”。钢精混凝土的中国园林,极其现代化的美感,穿庭走院而过一个又一个的展厅编排的干脆利落直接,一如老先生这一生的手法。
市级的馆藏谈不上多,却贵在精美。除去良渚文化早期文物的趣味,私以为墨戏堂草屋值得细看。一间仿制两宋时期江南格局的厅堂建筑,包括屋面草顶、木架材料,门窗大小,墙体地面制作方式,家具如塌、桌、椅、香几、高足箱、圆凳、灯架的摆置,以及庭院里的花草布置,石桌石灯的安放,皆有迹可循,一圈走下来,每一处的精心算计,无不显江南的雅致幽韵。都说江南精致,不字字品看又怎对得起这远道而来的欣喜呢。
意外之四是苏州特有的花木景观的摆置。
日本的园林学大部分是受到我国的影响,特别是明代计成编写的《园治》。花木景观的摆置深受其影响,随意看见的景观放置都让人的眼光流连忘返,然而由于受日本美学文化中“物哀”“宅寂”的影响,多采用枯木枯花,及灰暗色系的器具。将后现代对生命、死亡与自然的思考结晶,归为一种理性没有波澜的美。
然而此去苏州,看见真正源于本土文化的花木景观美学,色彩鲜艳的花苞,健壮沉稳的枝丫,靓丽的瓷瓶,清脆的枝叶,紫砂茶具,却无不显示着朝气的内敛,张扬的温柔,处处生机。
同源不同枝的美,在两片土地上绽放不一样的美,这世间互相联系,又因地制宜互相安好。《尸子》里说的“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而我们一小小的个体,渺小的不成样,在这浩瀚之中,传承之下,又能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苏州有自己的情怀,范仲淹任刺史时期所绘制的平江府图的城市雏形依旧保留至到今天,时下苏州也正把整座城市发展成园林的缩影,连主干路的公交车站都造为粉墙黛瓦的亭子。而为保留当年文征明设计拙政园内的“借塔”一景——在拙政园的东园能望见在姑苏城外的大报恩寺塔,目前在苏州城建上,主干道上的建筑高度均不能超过塔的第三层。
想起在厦门的时候,滴滴师傅说,是厦门的福气,一连三任市委一脉相承的发展,才有厦门的今天。
这世间万事万物,只有承诺与牺牲,才能让人怀念与敬仰。不求万古流芳,但求民乐安康。
动容。
乌镇
东边日出西边雨,你说什么都可以
一开始并没有敲定这个地方,想着一路南下,最后的地点应该是杭州。灵隐寺里,四湖龙井。看一段白娘子许仙,览一圈浙江省博,读余姚的前世今生。
然而,凡是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同必然的宿命。即使走错车站,最后还是赶上了西栅美丽的夜景。
互联网大会刚刚开完,整个乌镇有着规整完结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于我而言,并没有很喜欢这样圈起来的景区,因为脱离了景区之后的原生态的本色,并不是景区那样动人。
只是不能否认,闻名国内外的西栅,夜色如琏,美不胜收。走过了大剧院,真正的旅途才开始。
在水上集市偶遇的舞蹈排练,热闹非凡,歌声悠扬,人声鼎沸,红红的灯笼高高挂在马头墙上,如铺陈了十里红妆,好似再来一艘婚船,就能走出一个美娇娘。
西栅大街上的小店,门都是用着最古老的条板排列的。家家户户的条板分别编号又捆在一起搁在一边。待到夜间关门时再一一放好,形成门。繁琐却又急不得的慢工细活。我想我一个人,该是可以蹲坐在路边,看着主人家挨个上木板一直到关门,再挨着去看下一家。
那晚数了数,大概看了24种样式的灯,却是忘记走过几座桥。路上来往之人,以情侣,家庭居多。偶有三四友人如我们这般,已经算是大团了。
喜欢乌镇挂着花灯,倒挂在墙体的纸伞,青花织物,手挽手的友人,推着婴儿车的妈妈,拿着摄像机的爸爸,在青石板上哭泣的外国宝宝,卖很难吃的奶茶阿姨……景色很美,游人也很美。
西栅总体呈南北走向作为一个狭长的景区,从入口为始,走到白莲寺为终。白莲寺的护堤之外便是京杭大运河。河水滔滔,与乌镇的水脉仅一墙之隔。暗夜里,想着隋炀帝,竟也有些不寒而栗。许是大运河没有乌镇这般亮眼吧。眼看着园时间快到,才又走着外围回去。路上竟是找到了月老庙。
这个路着实不好找,且留给各位慢慢去捉摸捉摸吧。
隔日白天又看了东栅,东栅目前还是一个居民区,相对的,景区规划自是没有西栅的完整。生活气息浓重,随处可见二楼晾着的衣服,居民自己开的小饭馆。
蹭了一个旅游团,跟着逛了好几个展厅,混搭在人群里,听着当地导游的介绍,倒也觉得有趣的很,期间百床展又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展览馆。
至此,也没有多余时间在杭州停留,只是当又一个乘机地,匆匆回来。
临安,下次再约。
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炙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真的美好。
——Jack Kerouac《在路上》
于我而言,去每一个地方都是因为想要亲手触摸心心念念的地方。
记下来,是为了安放那些欣喜与爱,不至于被忘却的悄无声息。
终归,出于欲望吧。
想,所以便做了。
如今想来,此行最感动之事有三:
其一,在南京,下午近4点买了总统府的票进去,在售票处的门口举着票拍照,背景是黄色的墙、苍白迷茫的天、零星飘落的枫叶,很温柔,像是下一刻就可以看见雾霾散尽,樱花盛开。
其二,在苏州,晚间走在平江路,冷风嗖嗖。左手边是温暖的店面,右手边是居民区。中间隔着河,几步便有拱桥相通,河边柳树弯弯腰。我在想,喜欢是如此直接而明显,如果有个人环住我的腰,而我没有拒绝,那下一秒我会吻他。
其三,在乌镇,一个人东闯西跑结果掉队了。不经意的,一个转身撞见满墙花灯,五颜六色,热闹繁华,整个人都惊呆,好像这一程花光力气,又好像本该如此,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