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让我禁不住想起小时候赶年集买布做衣服的事了。
小时候买很多东西都要用票,尤其是布票。快过年了,一般每家都要给家里的小姑娘小伙子置办件新衣服。那时候还没有卖成衣的,都是自己买了布,再找裁缝给量身缝制。置办新衣的关键是要先有布票,才能去供销社买布。集市中有大家自发形成专门的供人买卖布票地方,但买卖布票是投机倒把,大家都是悄悄的交流,双方谈了价钱,另找偏僻的地方单独交易,现在想来,有种地下党的感觉。那时候的布多是棉布,黑灰蓝是主色调,看集市上的人们穿衣基本都是在这三种颜色之内。少有的绿色,是回家探亲的军人穿的军装,再有红色就是小姑娘们的红头绳了。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布料:的卡、的确良等等,的卡的结实耐穿,的确良轻薄透气。我记得有一年夏天,爸妈给我做了件白衬衣。我在上衣兜挂了支钢笔,在小伙伴面前威风了好多天。
记得村里有个叔叔腰不好,整天弯腰生活,但是有量体裁衣的技术,他们家有个缝纫机、大剪刀,还有熨斗(不过不是电熨斗,是先把一个小铁块烧热,放在熨斗里,就可以熨衣服了)。每到过年的时候,好多人都找他做衣服,写名字,量袖口、量腰围、量领子(脖颈)……,记尺寸,那时感觉裁缝真是个好行当,和农民相比,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并且是送钱上门。由于做衣服的人太多,忙不过来,很多人家都是进了腊月门,就准备买布,找罗锅叔叔做衣服。要不然,过新年时孩子会穿不上新衣服。
现在的农村都是直接买新衣服,没有买布找裁缝做衣服的了,当然农村也没有裁缝了,过去的裁缝都改行,另谋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