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人民的名义》大火,在这部爆款反腐神剧中,有一本书被多次提及,那就是《万历十五年》。无论是侯亮平的深受启蒙还是高育良的最终沦陷,这本书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般而言,好的影视作品都自带广告效应,就像我看完《星际穿越》就去买了本《时间简史》回来积灰一样。
所以,此处合理的剧情应该是:《人民的名义》使我对《万历十五年》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禁不住去膜拜了一番,发现果然是一本奇书!于是迫不及待要写篇文章来和大家分享!
好吧,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人民的名义》我一集没看,上周看完《万历十五年》,需要更文,于是上网查资料,结果发现这本书最近竟然被《人民的名义》给捧红了!看来自己顺势可以蹭一波热点,分分钟阅读量10w+,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哈哈哈。。
然而蹭热点也是要有态度的,没看过这部剧可不能瞎写。所以,为什么上周没更新文章?答案是:我在刷剧。
在剧中,正是这本书,带给了侯亮平诸多启蒙,清官海瑞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然而,也是这本书,让高育良误以为渔家女高小凤精通明史,博学多才,从而落入赵瑞龙的圈套,最终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这本书到底写了啥?为何能对这两位主角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部奇书。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人、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作,原版为英文写就,书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本书中文版由作者亲自译写,自出版以来便畅销不衰,广受好评,截至目前豆瓣评分8.9,近6万人参与评价。
简单来说,这本书主要写了六个人,分别是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铁腕张居正、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和哲学家李贽。通过对这六位人物的描写,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大明朝已经不行了,这时候不管皇帝是励精图治还是消极怠工,首辅是锐意改革还是因循守旧,官员是公正无私还是贪污腐败,都已无法改变现实。大明药丸,任何个人的努力都已经无济于事。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主要选取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和海瑞这四位同学来对本书进行解读。透过这些人物,我们可以一窥大明朝衰败之根本,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1. 万历皇帝
本书名为《万历十五年》,那么首先我们就来讲讲这位万历同学。
没错,万历同学刚登基时确实还是个孩子,由于老爹死得早,他九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位。你想啊,一个小孩能干嘛?你还指望他治理国家?显然不行。于是,手下有一帮能干的大臣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然,是否真的有“一帮”不好说,不过的确有一个非常能干的,他叫张居正,被梁启超誉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瞬间就战五渣了,多亏了这位张先生力挽狂澜,开创了著名的“万历中兴”,才使得国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发生在万历登基的前十年里,彼时皇帝还小不能亲政,国家大事均由张居正定夺处理。因此,皇帝基本上就成了一种摆设,仅仅是皇权的象征,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履行各种繁文缛节,对此作者这样描述:
既然登上皇帝的宝座,他就必须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祭天地,祀祖庙,庆元旦,赏端阳,接见外国使臣,解职退休官员,检阅军队,颁发战旗...
所有这些都不是皇帝本人喜欢做的,是因为他是皇帝,所以不得不做。他喜欢书法,张居正不让他练字;喜欢军事,申时行不让他练兵。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说了,这不是因为皇帝还小嘛,等到他能亲政不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万历皇帝即使在亲政后依然无法摆脱文官集团和封建道德体系对他的控制。他喜欢淑妃郑氏,想要立其子朱常洵为太子,但祖宗定下的立长不立幼的章法让他根本没有选择。
长子朱常洛出身不好,是万历临幸一位宫女所生,因此不招他喜欢。由于文官集团的反对,他就采用拖延的方式,说自己年轻气盛能干得很,立储尚早以后再议。而这一拖就是15年,最终也以皇帝的失败告终,这便是明代著名的“国本之争”。
立储一事的失败彻底让万历皇帝明白了,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张居正,而是整个封建官僚制度下的文官集团,一个张居正倒下了,就会有千千万万个张居正站起来。他知道,这个帝国离了他也能照常运转,皇帝仅仅是一种制度,至于当皇帝的人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他选择罢工。于是自万历十五年起(1587年),他再也不上朝了,直至他去世,前后持续长达32年,明朝的国运就这样被消耗殆尽。
2. 世间已无张居正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张居正在世的前十年,大明帝国在他的掌舵下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可惜好景不长,公元1582年(万历十年),他就去向万历的老爹汇报工作了。
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在于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抄家,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也被一一废除,而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反复提到的封建文官集团和所谓的道德体系。
明代官员工资很低,基本只能保证一家饿不死。以海瑞同学为例,他官至二品,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然而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十余两,连买棺材办葬礼的钱都不够。
你看,二品大员连棺材本都没有,你让底下那些小官靠工资怎么活?
所以各级官员实际上都有额外收入的,即所谓的常例,主要从地方税赋中扣除。但张居正改革推行了“一条鞭法”,将各种税收统一成一种方式征收,这样就减少了各种巧立名目,从国家角度来看,这是肃清弊政的有效手段,但官员想要从中牟利就十分困难了。
再有就是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即对官员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这给各级官员带来了极大压力。大家好生活都过惯了,你突然给来这么一出,摆明了要挑事儿嘛!但碍于张居正在任时权倾朝野,没人敢多说什么。不过等到他一去世,便有一大堆官员群起而攻之,终致他死后被抄家,下场悲惨。
对此,作者这样写道:
张居正的十年新政,其重点在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这一文官制度受各种环境所累,做事缺乏条理。张居正力图振作,要求过于严厉,以致抗拒横生。在他有生之日,他犹可利用权势压倒他的批评者,可是一旦身故,他的心血事业也就随之付诸东流。
3. 首辅申时行
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申公豹...哦不,申时行同学的施政方式则与之相反,他深谙帝国的运转离不开文官集团的通力合作。
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再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所以,他采取的方式是做一名和事佬。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官员绩效考核,张居正的方式是严厉整饬,该降级的降级,该罢免的罢免。而申时行则力主人事上的稳定,他让大小官员各安其位,于是众心欣慰。
京查(京官考核)的结果,凡由进士出身的职官只有三十三人降级或罢免,而且这三十三人,没有一个出于吏部、都察院或翰林院这些传统上最富敏感的机关。
他的这种处理方式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也稳定了自己首辅的地位,被赞誉为有古君子之风。
同时,他与皇帝的关系也越来越好。通过在某些事情上迎合万历的喜好,从而获取在皇帝心中的信任,然后再运用自己高超的劝说能力委婉地请求皇帝放弃禁中内操(在皇城中训练宦官编成的军队),并同意不再随便出城巡阅,管束执掌特务的宦官张鲸等等。
这些事情,如果不是申时行采用恰当的方式调停,很可能造成皇帝与百官间的冲突,最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可能还会让皇帝变本加厉。所以,申时行这种和稀泥的处事原则才是真正最高的官场智慧,也难怪高育良会如此痴迷这本书了。
4. 清官海瑞
海瑞是个清官,这个大家都知道,他节俭的名声在当时可谓闻名遐迩,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竟然以传播特别消息的口吻告诉别人,说海瑞替母亲做寿,大开宴席,竟然买了两斤肉!此事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证明,但海瑞饭桌上的蔬菜出自他亲自督率别人在衙后栽种,则属毫无疑问。
然而,这种极度清廉节俭的行为在当时的官场中显得十分另类。明朝官员工资低已经如前所述,因此各级官员收点常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海瑞肯定是不会收的,而且他也不让别人收。
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调任南直隶巡抚的消息一经公布,南直隶的很多地方官就估计到在他手下办事肯定捞不着好处,于是纷纷自动离职或请求他调。
新官还没上任手下的人就已经跑光了,可见他的所作所为虽然被世人所称道,却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
这就好比在一盆清水中加一滴墨水,污浊显而易见,而在一盆墨水中加入一滴清水,则丝毫看不出任何变化。在当时的官场中,与海瑞对抗的是整个腐败的文官集团,他一个人的清廉正直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后话
总之,大明药丸,是历史必然,其背后是已经山穷水尽的官僚制度。正如前面讲到的,腐败的文官集团是和道德体系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皇帝斗不过,选择消极怠工不上朝;张居正斗不过,死后被抄家清算,身败名裂;海瑞斗不过,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郁郁而终;唯一看透这一切的申时行,也只能充当一名和事佬周旋其中,碌碌无为。
万历十五年,实际上也没发生什么事,然而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耽于享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