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度者稀。”《刀锋》之所以取名如此也是寓意于此段出自《迦陀奥义书》中的哲思。
美国青年拉里作为一战后光荣退役的飞行员,既不想追求上进去上大学,也不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参与工作,执意要去巴黎游览。对于豪门千金未婚妻伊莎贝尔也始终采取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拉里的这些表现在周围人的眼里都觉得他不务正业。
曾经的拉里,开着飞机翱翔于蓝天之上,也曾幻想着“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但在战争中执行飞行任务的时候,军中要好同胞牺牲自己的生命救了他,让他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他不再像其他人那般,追逐美国梦,他开始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追问:“我想确定究竟有没有上帝,想弄清楚为什么有邪恶存在,也想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是不死。”
毛姆借拉里未婚妻伊莎贝尔之口,道出了我们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疑问:“人们问这些问题已经有几千年了。如果有答案,现在肯定已经都找到了。”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肯定有无数人问过,但却没有唯一的答案,更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
而在《刀锋》中,每个人物所作出的选择也恰恰表明了每个人心中对于“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价值取向。
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自少女时期便对来家中作客那些的贵气逼人的豪门贵妇们羡慕不已。穿最时尚的衣服,拥有漂亮的珠宝首饰,再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是伊莎贝尔最大的梦想。这也让伊莎贝尔在后来下定决心与拉里解除婚约,转而答应富商格雷的求婚。于是,当后来“我”再见到伊莎贝尔时,对于伊莎贝尔所谓离开拉里是为了成就拉里的追求时,便有了那句:“你放弃他,是为了方形钻戒和貂皮大衣。”
没错,毛姆依旧是这么犀利。
而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凭借高超的社交手段游走于上层社会,在社交界混得风生水起。但晚年的艾略特,却最终落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结局。
如果说未婚妻伊莎贝尔以及她的舅舅代表着世俗现实,那么拉里则是理想主义者。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他游历四方,为了磨练意志甚至身体力行到矿区当煤矿工人。不惜远赴印度,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苦心人天不负,拉里最终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顿悟了生命的真谛。
《刀锋》是毛姆以真实身份从第三人物视角所讲述的故事,故事及主角都来自现实生活。书中塑造的角色性格饱满而立体,除了主人公拉里外,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虽势利圆滑,对社交荣光无比热衷但却又对家人照顾有加;伊莎贝尔出于物质因素嫁给格雷,在格雷破产后却又对其不离不弃;还有我们的主人公拉里性格的改变。毛姆从多个角度对书中人物进行了描写,让我们看见了每个人物身上复杂饱满性格,看经历是如何改变与塑造一个人,看所持不同的理想信念又会将人指引向何处……
与其说这本书是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倒不如说这本书是作者在引导我们思索,我们自己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生命的意义,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却又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江湖之远,无论是秀才佳子还是山野村夫,我们无法仅凭借地位、名誉和财富等等来定义意义,也无法评判怎样的人生就能够被称之“有意义”。
只是,我想所谓有意义的人生,至少不应该是一昧迎合他人的吧,正如拉里拒绝了周围人对于他未来人生的定义,最后他才得以悟道,拨开自己那团困扰着自己的人生疑云。这也是《无声的告白》中所说的: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