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克莱因单元的第二次课,不像是进入温尼克特那般顺畅了,上个季度的温尼克特帮助我更深的进入亲子世界,有个人的反思,但更多的是学到很多太多实用的知识来提升亲子关系的品质,到了克莱因似乎又面临我们共同的节点,我们如何更独立的成长?孩子依恋母亲,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同样依恋着孩子,如何经由自己对自己偏执—分裂位相的穿越,不断提高自己情感的成熟度,又如何提高自我意识,在焦虑来临之时有更高的辨识度,不陷入口欲式的补偿,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建构能力,这时候,母亲的成长成了更为关键的话题。
一、课程开场:
告别2015年,我们用什么告别?
用回望一个个行进的路标来告别:
学习能力与学习节奏的塑造。
学习的合作型,交流与资源链接能力。
案例,88年的男孩创业,四个月的体验,读了很多书之后,他决定买掉经营不错的公司,准备寻找更高平台的发展,但合伙人打算买下公司,他决定是否买下留下10%的股份。
10%占多大比重? 不构成经济威胁
按本心你是否愿意? 不愿意
最纠结的点是什么? 情感
1、创业可以,不想守业
10%的股份是100%的影响力。守业需要系统性思维和承担能力,如同《第五项修炼》里面提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评估机制。
2、他的三个目标都是个人成长和发展,重新再看合作的能力和推展。留下股份,也是重新看人和看合作。
T:你如何评价合作伙伴?
(《九型人格》的六号性格和九号性格)
合作中可变与不可变的东西,可上升的空间在哪里?贴标签时,只是过去和现在,但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性。《九型人格》理论来自荣格《心理类型学》,有八个纬度的旋转。
理念上求证自己,若能在实战上求证自己。用成长的所获所得推动平台。
善意而非利他,利他还是防御机制,而善意是更深的认识和发展主体。
关系的共同建制,你的合作关系是否有共同意愿,并去反思,共同完成成长。
二、课程要点
1、孩子如何在防御中形成病理性隔离(分裂—偏执position 的空间结构的形成论述)
@偏执—分裂的主导焦虑是唯恐迫害者摧毁自我或好对象,害怕破坏性的对象将进入自我的内部并消失理想对象和自我——自我建构与资源辨别。
@在这一阶段就是区分好和坏,而危险就是来自把两者混淆。
@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分裂引发隔离,并启动幻想的机制进行自我建构的补偿,但是,这样的补偿是幻想性的,危害性的后果就是一种补偿性的虚构和固化。
@一种幻想性的行为。
(内容补充)偏执—分裂样位态中,婴儿的关系被分裂和对攻击性投射的压抑所占据。由此产生的客体关系因而也是片面的,其特征是全或无的属性。婴儿把母亲看成好的或坏的,或者更准确一些,好的乳房和坏的乳房,与这一时期婴儿内心中处于优势的部分客体相一致,婴儿感受到的母亲是被婴儿幻想的口、尿道、肛门欲望的倾泻所劫掠。婴儿对母亲爱恨交加,但爱恋与憎恨不能同时发生,因为婴儿还不能将母亲看做一个整体的人。这一位态中,分裂和病理程度的投射性认同占主导地位,并作为防御焦虑和建立关系的模式。
一个家庭的对话:
母亲:你明天下午可有空?回来送你爸回老家做客行吗?他在家已经焦虑半天了,自己家有车也坐不了………
孩子:啊?两个声音立刻浮现出来。
孩子A:“他们好不容易啊,辛辛苦苦养我这么大,是该对他们好些,旁人家可都是孩子送出送进的……”——内疚
孩子B:“我不愿意!上次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呢,在那车内那狭小空间中的逼迫和说服,还有啊,他们的面子固然重要,我自己的事情也重要啊!”压迫——顺从/坚持自己
大部分时候就算不愿意,也会因内疚而顺从的,但心中始终是暴怒的!此时陷入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模式之内,封闭结构形成。
但,改变的发生恰恰源于自我意识的提升。此时孩子C出现了。
孩子C:“先挂了电话,容我想想,好吗?我先看看事情怎么安排”——空间感出现
几分钟后
母亲:事情安排得怎样啦?要不我们联系你表弟开车去?
孩子:好啊好啊
几分钟后
母亲:我们已经安排好啦!
孩子:好的,若需要车来开就是…几句闲聊挂了电话。
在我们的早期家庭教育中,有多少时间我们处于孩子A这样的内疚感之中?又有多少时间我们因此而选择顺从父母的指令而顺从?这时候,我们的主体在哪里?压抑进潜意识了吧?只有在梦中才常常有这样的场景出现:一直被追杀,不断的跑啊跑,醒来的时候那恐惧还常常伴随,抑或就是开车的时候常常有失控受阻的景象在脑中浮现,恐惧如同死神般穷追不舍,多少年过去了,却始终在梦魇中毫无自知。
2、孩子隔离的运行机制与古老的部分客体的认知与体验格式(分裂机制作为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是如何将我们停在部分客体的认知水平上)
@早期的认知能力是部分客体,而不是统整的客体表象呈现在孩子的认知结构中。
@非此即彼的判断,是好人还是坏人
@原始的防御性认知结构,在这一点上带到成人阶段就很难进行有效的高品质的合作,而是会形成隔离性的防御性固执和防御性的挑剔与攻击。
@投射性认同与部分客体的原始认知——恶龙一直在心中与投射性认同形成的固化与攻击性。
3、退行的表现在成人时期的婴儿化需求的表现与偏执—分裂的空间结构位相之间的联系(分裂的原始空间结构中孩子出现的退行表现,包括躯体化表现,边缘性形成的早期所涉及的分裂机制)
@投射性认同的一种深刻的分裂,在这种分裂中,自我投射给他人的部分是被自我彻底否认的。
@母亲被认同为自身的这些部分并受到儿童强烈的憎恨,通过投射性认同,儿童与母亲建立了攻击性的客体关系的原始模型。
@自我所仇恨部分过渡的投射性认同会导致一直虚脱感,因为这些也与力量、权威和知识的直觉相联系(虚弱感与退行、退缩、边缘性、躯体化表现有关)
@投射性认同也有好客体性的投射与认同,这足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必要的修复性移情链接。
抑郁位态是从3—4个月大时开始的主要发展状态。正在成熟的婴儿定时地越过分裂、投射和因而发生的早期关系的全或无的模式,进入到客体的关注状态中。婴儿逐渐获得认知上的能力,将母亲视为完整的人而对她的影像更加完整,母亲可以同时表现出好和坏,喜爱和拒绝的品性。在头脑中同时包容在场的好母亲和不在场的坏母亲的这一新能力,意味着分裂不再是应对痛苦唯一的选择。可以通过依赖内化好的客体来忍受痛苦。一旦这在自体中是可靠的,婴儿就有能力容忍矛盾情绪,为对待客体的方式负有责任而体验到内疚,也能修复造成的伤害。在偏执—分裂样位态中占主导地位的嫉妒的早期方面,在抑郁位态中被内疚所修饰,婴儿开始关注和感激客体,并希望弥补或“修复”与客体的关系。对抑郁和迫害焦虑的处理在童年的开始几年一直持续。 我们并不是从偏执—分裂样位态成长出来而完全进入到抑郁位态,但一个比较成熟的人,其功能会更偏向于抑郁端。两种位态都有潜在的功能。这两种位态都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世界,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偏执—分裂样位态是精神病的基础,但是也能促进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洞察,有时是一种适宜的不信任态度。抑郁位态使我们能够关心他人,与受到伤害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人产生共情并补偿它们,能接受失去和现实。抑郁位态并不意味着抑郁心境。它是指人有能力容忍内疚和失去所带来的抑郁,而且能够体验到对客体的关注。
一个10岁男孩的世界,作业没做完,跑出去和小伙伴玩,说好三点回来的,结果玩到七点,一进门,开始种种抱怨,明显的焦虑,甚至有撒谎的趋势,摔进水池,裤子湿了……
母亲压低声音,别急,饿了吧?我们先吃饭好吗?
吃完饭,简单聊天,既然自己玩晚啦,只能用你本该休息的时间作业。
孩子认真的自发完成作业。
四个月过去了,此类沟通不断的反复,作为母亲,沟通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自己内心的“孩子”,ta需要关怀,支持,理解,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喝斥,更重要的是需要母亲细致入微的参与孩子生命进程,那种敏感度相信只有深度参与才能感受,这时便会产生由心而发的关爱,孩子由此萌发探索世界的想法……
好奇心——受挫/持续发展——资源:阅读/老师——知识的储存/见识的扩张
母亲若处于偏执—分裂位相,必然面临母子关系无法分化,长期处于病态依恋而无法成功分离,进而无法建立更为成熟而社会化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化遭到挤压,而无法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就算是这样的时代,故事依然在00后的生命中不断重复上演,他们要么无法无天,叛逆任性,要么胆小懦弱,听话顺从,到底什么样的孩子不至于在青春期遇到困境?我想若能在孩子发育早期有较好的引导,在商量的环境中成长,ta必然会发展出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求,不断独立的探索世界的能力,这也算是孩子成长的一大幸事。
而我,处在一个尴尬的年纪,也这样陪着他,有时走在探索的大门口却又退缩回来,有时进到某个世界草草一游又掉头逃跑,内心的失落感和失控感常常如影随行,在对好几个孩子的观察之后,深深知道,这是我转化自己的机会,也许陪伴孩子成长的好时机,毕竟每段关心都有时限性,需要更多勇气、耐心前行,也更需要学会用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