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易效能192一阶的林鸯,两个孩子的妈妈,多语言家庭。
我和我的先生Ben共同生活了11年,对孩子的养育我们有着类似的理念:正直,热爱生命,爱阅读,有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我们家姐姐从18个月开始进幼儿园,她的规则和秩序感在幼儿园一直都很好,而且一切生活自理。可是在家吃个晚饭平均46分钟,早上起床后的画面简直就是战役,我去年跟她一起画的时间清单至今在冰箱上吃灰。妹妹现在也18个月了,姐姐简直就是她的女神。姐姐无序妹妹也模仿,姐姐刷牙跑来跑去,妹妹也跟…我们在家里除了陪孩子,就是天天找东西…最夸张一次是全家动员找浴缸的塞子,整整找了一个星期,连垃圾桶也翻了,最后结论是被妹妹扔了。当要放弃的时候,塞子被姐姐找到了。感觉这鸡飞狗跳的日子无法帮助养成好习惯,家里只有三个字“乱乱乱”。
一阶和亲子我是一起报的,Ben无条件支持我去,践行刚开始也只有他相信我能做到,他见证了我践行60多天的变化。我想让他一起去见丫丫老师,我相信现场感受到的跟我回家复述,远不止原装和山寨的差距。他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但是我也知道他的软肋,最后被我哄进了易效能亲子课堂。我说我要让你去见识下这个公司,是什么让你的太太改变这么多。
这次带着老公走进易效能,虽然带的是老公,但是我当时的想法就当带了个大龄儿童去,除了翻译还要求自己全程照顾他的情绪,就怕他坚持不下来,做个甩手掌柜。
全程翻译下来,我先生有提醒我说,只要翻译我认为重要的给他听就可以。但是对我重要的对他不一定啊,再加上私心不想让他因为时差而无聊的睡着,所以我就一直叨叨叨。两天翻译下来居然带给我意外的一个惊喜,因为翻译的缘故,我重复了丫丫老师超过90%的话,整个培训内容印象深刻。我总结了下我们这对中西文化组合的感受:
1.易效能的模式对他来说非常新奇,
a.规模:去的路上他问我,会有多少人参加。我说应该在一百多人。他无法置信问我,你知道在德国一般只有二三十人,一百多人还怎么学。我说一阶那时候都三百多人了,他直接不说话看着我,开始有点质疑效果而同时对易效能更好奇了。大家要知道,他的家乡总人口才八百人。
b.分组:到了会场看到那么多桌子,半个汉字不识的他又晕了。分组之后的开场自我介绍,他让我代表他去自我介绍。他的状态有些封闭,他对学员和内容都在观望。介绍完后他发现大家都来自附近的城市,跟我说这样分组很合理。我心想Yes,我拿到第一个1分。
c.开场电影:世界百国。Ben来自德国的一个中产家庭,他童年的时候跟着父母每年会有两次出游,成年之时已去过五大洲,他们那个只有800个人的村子,他的很多童年玩伴现今也都散落在全世界。看完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幸运他的父母在他童年时做了很多对的事情,他也明白这对于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我想是这个关于梦想的影片带他进入易效能的频道,因为易效能倡导的理念与方法跟他的原生家庭有些类似。
d.两天的目标:丫丫老师在开场没多久的时候,就让大家想一想,这两天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心里窃喜,因为这是第一点我想要改变他的。因为他从小衣食无忧,他一直觉得我不需要太努力也得到了我要的,那为什么还要搞那么多长远的目标呢?他最怕麻烦,只想着回德国开个农场,有头驴有群鸡,悠闲的过下半辈子。在讲2天目标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开场电影对他的触动,他居然主动跟组员分享他晚上要早睡(我知道是因为时差他熬不过22点)还有就是第2天早上要健身。我的运动习惯就是他影响我的,在德国跑步几乎是个全民运动。
2.易效能的内容设计对我们触动最大的点。
a:Henry的计划帮大忙:翻译丫丫老师的话没难度,但是如果是计划清单这类批量的文字信息同时出现,我就来不及翻译。多亏了叶老师儿子做的英语部分,清晰直观,直接给了他视觉冲突,Henry做的那张时间饼图,是他那两天培训最大的收获。
我家姐姐4岁,虽然我有跟她念时间类绘本<一天有24个小时>,但是她脑子里面还是没有那个概念,24小时究竟是多长,小到五分钟又是多长。词穷苦于找不到一个有效方法,那正好发现了Henry这张神奇饼图,他认为这个可以让姐姐有总览并初步练习自己去做调整的可能性,这是他认为的第一个大赞!
b.睡眠作为家庭的红线。其实对于德国家庭来说,一般孩子都会在七点就启动睡前仪式,他告诉我他小的时候经常问他妈妈,外面的天还那么亮,为什么我要去睡觉(欧洲的夏天天黑的非常晚)。但是他们的窗户功能强大,电动窗闸一关属于孩子的星星月亮就出现在窗户上,然后他就开始听他的Benjamin磁带,他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16岁。到今天他只要晚上听这个磁带还是能安然入睡。我们很早就在姐姐身上发现睡眠的重要性,他也想要尽量去复制他的童年习惯到女儿身上,但是现实永远太骨感。我们的家庭里还有外公外婆和妹妹,我们俩自己也工作很忙,所以没有办法很严格的在固定时间去执行。所以姐姐的睡眠平均每晚只有9小时。这是他认为易效能的第二个赞!孩子的事情是一个家庭全员的事情,这个规矩不光是对孩子,也同时是对大人的。
c.IBO的八大智能。这对我们俩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姐姐到4岁我们只是大概知道,她在语言上肯定有天赋,中文和德语已经到达母语水平,英语的基本对话也完全没问题,能独立看懂英语动画片。她还喜欢音乐,不管多复杂的曲子听过1-2次后就能哼出来而且不走调,表现出超级记忆力。视觉空间方面也慢慢表现出她的绘画潜质。她还喜欢人际交往,至今为止认识她的人没有不喜欢她的。
做完丫丫老师的IBO测评,她在这四项拿的几乎是满分。但是运动,内省是零分,自然和数学逻辑各得1分。 第三个赞就是让我重新检视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学到用优势兴趣去鼓励弱势,安慰的是我们两个孩子都还在0-6岁的阶段,一切都还不晚。
d.睡前悄悄话。我们之前每天会问她今天过得开不开心,99%的回答都是开心的,也尝试告诉她今天哪里做得不好。但是我发现小朋友对于这方面的记忆跟鱼一样,一边发生一边遗忘,她这边在犯错,这边说我不知道哪里做不对。所以后来我就没有坚持给她反馈。易效能的这个环节非常棒,让小朋友也参与到给我的反馈里来,原来我没有做好,是因为我采用的只有单向反馈。这是第四个赞!
3.家长的精心时刻。圣诞节对于德国人来说是非常非常隆重的,所以对于我家孩子也是个天大节日。我们之前是每年给孩子一张愿望表,把你想要的东西写上去,然后我们再根据表格去分配采购人,以避免同样的礼物重复收。但是叶老师的给圣诞老人写信这个设计对我们触动很大,只有结合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她更好的做检视。Ben当场就告诉我说,我们今年也可以让她写信。索性德国离芬兰不远,未来带她们去看圣诞老人也不算太困难。
4.对于课程的一点小拙见。或许可以附加灌输孩子一个概念,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正确答案,适合自己的就是正确的。譬如在训练孩子抓青蛙的环节,丫丫老师给大家公布的正确答案是家庭作业(这是大青蛙),练钢琴和课外作业(小青蛙),再次是游泳等其他3个。Ben当时就问我,为什么练钢琴比游泳重要,如果我的天赋在游泳,而不是音乐,那么游泳是我的小青蛙,那钢琴应该往后排。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可能在大部分家庭眼里,钢琴比游泳更高大上,所以哪怕没天分也要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