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萧山跨湖桥附近,出土了一条距今约7500年的独木舟,印证了《易·系辞》“刳木为舟”的说法。
把木头镂空,既可以作舟,也可以制器。譬如“杯”字,“不”是空无、没有的意思,也就是说,把木头镂空,就成了容器。
《周礼·春官·司尊》:“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意思是各种祭祀上用的鸡状酒器、鸟状酒器,都有配套的“舟”。有人说这舟就是下面的托盘,有人说是配套的大容器,就像酒壶和酒杯的关系——据说汉代还传下了敦足舟、垂花舟等酒器的形制。
一个现代汉字“盘”,就把这二者结合在了一起:现在不是船像器皿,而是器皿像船了。
不过“盘(盤)”的早期繁体写法是“槃”,看来是木制的器具。但上面却不是说它像舟,而是说盘的作用是“般”!
般,就是搬的初字,也就是搬运的意思。搬运需要工具,有个托盘,我们就可以搬运许多碎小的物件,譬如水果、谷物、糖果;但要搬运更多、更大的东西,直到今天,人类最好的工具依然是船!所以,商朝人造“般”字时,用“舟”和“手执物”结合,来表示搬运的意思。
其实“般”在商族人心目中,还是一个和“契”一样神圣的名字,这是他们伟大帝王中的其中一位。
商代称自己的首领为王,过世后,称为帝(也就是祖先的意思)。一个“王”过世后,为方便祭祀,就以他过世的日子,称他为“帝某”【参考《可惜了天才郭沫若》】,譬如商朝最后一个王,就被称为“帝辛”,死于辛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有时候,还会依据这个王成前的成就,加封一个谥号。譬如商族最伟大的先祖尊为“契”,也就是指他的贡献是“契”,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可能就是契刻文字的发明者,商契也就是仓颉——仓颉是依据读音而记录的一次错误书写。譬如还有一个伟大的王被称为“武丁”,据此我们知道他死于丁日,在开拓疆域或保卫国家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其中有个伟大的帝王,被后世尊称“盘庚”。
盘庚,甲骨文写作般庚,历史记载他带领商族人从奄(山东曲阜)搬到商族发迹的故地亳(河南商丘),后来为了发展需要,又说服大家搬迁到殷(河南安阳),也就是“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商朝逐渐复兴到一个最高的境界——今天的商朝文物,包括甲骨文和大量青铜器,就都是在殷地发现的。所以他死后为纪念他的搬迁壮举,尊他为“般庚”,其实用白话汉字,应该是“搬庚”——死于庚日的搬家之王。
从“方”到“般”,从用筏子渡过阻拦人类迁徙的河流,到用舟船把族人和财富搬迁到远方,人类走了好几万年;而从木帆船到数十万吨的钢铁巨舰,人类只用了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