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是中西贯通,第二是古今贯通,第三是文理贯通。王松舟老师说很简单,又很难说他简单,因为只有一条路,说他很难,因为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非常困难。这条路是什么?这条路就是读书。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
(一)从为己读书开始。
孔夫子在论语里说过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较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力量。为了提升,为了超越,为了让自己活的更好,所以才读书。王松舟老师说。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修行,修行过程一定是误行合一的读书要,但读书更要行。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走向自由,走向幸福,一定是在悟中有行行中有悟,悟行不二。知而不行非真知,行而不知非真行。陶继新先生说读书需要坚持,不仅读书,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坚持太重要了。稻盛和夫先生在六项精进里面谈到的第一项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这句话其实就是说除了拼命读书之外,世界上也不存在更高明的读书诀窍。只要你喜欢读书,再努力,再拼命,也不会觉得辛苦。
(二)每天读一点
因为你是为其读书的,读书要解决的是你的精神能量问题,所以你只能天天读书,就像吃饭一样,人有三个生命,生理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理生命主要是通过吃饭和呼吸来解决,社会生命主要通过交往来解决,而精神生命主要通过什么来解决呢?当然是读书。黄庭坚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士大夫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
(三)只想随性而读
1.流行的书;2.不流行的书;3.入世的书;4.出世的书;5.教育类的书;6.非教育类的书;7.语文课程类的书;8.非语文课程类的书;9.国学经典类图书;10.西方经典读书;11.儿童的书;12.显学的书;潜学的书。
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读书的境界。这样读书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甚至是精神存在的方式。“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是王崧舟老师在这一部分里写的内容。
这一部分是第一章的第三小节,我没有理解“超以象外”之意,百度以后知道这半句话出自《诗品二十四则·雄浑》,后半句为“得其环中”。其诗句含义为“超越生活的表面描写,掌握作品的核心 内容”。通过阅读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实则已阅读到第三部分课堂实录处)回头再阅读王崧舟老师的经历和对于读书的深刻认识,不难总结出他的课堂充满了诗意。你说的话都藏在你读的书里,这句话一点儿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