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人们或许是最孤独的一代人。
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失去了兄弟姐妹血亲的情感链接,快速发展的科技演变成一道冷冰冰的屏幕,将个人与亲朋好友隔绝。为何有时候,我们明明身处一场人山人海的聚会,却依旧感到孤独,在人潮中自己宛若孤岛漂流?
针对Z世代的“群体性孤独”雪莉·特克尔有了新的研究,她通过长期观察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群,观察他们出生在电子设备与智能科技伴生的环境下人际交流。
特克尔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在逐渐失去真实的人际交往。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电子游戏等工具来消磨时间,而这些工具的使用往往让人们陷入一种虚假的社交状态,即所谓的"群体性孤独"。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看似与他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实则内心深感孤独。
在书中,雪莉·特克尔通过多种案例展示了现代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并导致了群体性孤独的现象:
一、社交媒体互动:
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往往是经过思考和斟酌的,与真实的面对面交流相比,这种互动缺乏即时性和情感的直接传递。
例如,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或回复时,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考虑用词和表达方式,这种延迟和编辑的过程减少了交流的真实性和自发性。
二、在线到线下的场景转化:
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退化。
例如,当人们习惯于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人互动时,他们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场合感到不适应,倾向于使用手机或其他设备来逃避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加剧了群体性孤独的感觉。
三、工作场所的沟通:
特克尔还提到了工作场所中的沟通问题,指出即使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能因为语言的限制和误解而变得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等非面对面的方式来沟通,以减少误解和沟通成本。
科技通过网络空间、即时通讯等重塑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让我们获得了“方便”和“可控”的人际联系和交往互动方式。这种便捷的联系方式降低了人们对深入的情绪、情感关系的期待,满足于停留在联系的数字化友谊(关系)。
技术带来的高效联系营造了看起来热闹异常的“网络亲密”氛围,实质却是人际关系的“网络疏离”。
互联网提供了舒适的“浅层社交”,为我们剔除掉现实中的种种复杂与牵绊。线下社交与线上社交形成了巨大反差,前者复杂、多变,时常会让我们产生挫败、无助;后者简单、理想,总能让我们感到满足、幸福。
此外,互联网带给我们虚假的友谊想象,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量增多,但真正能够依靠的人却越来越少。互联网让人们的社交时间形成此消彼长之势,线上社交挤出了线下社交的时间,导致人们很可能会逃离真实厚重的线下社交,拥抱虚假浅薄的线上社交。
特克尔强调,要解决群体性孤独的问题,我们需要在“互联网+”的时代“寻找新的平衡,为自我反思腾出空间”,而不是“重塑自己在屏幕上的生活”或者停留在“放慢节奏”。只有这样,我们的孤独和焦虑才不会成为一个另人困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