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布置了作业:发挥你的想象,用画面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收上来作业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帽子上的耳朵形状各异。
幞头,古代男子的发带。
唐代的幞头,呈八字形,像兔子的耳朵。就像周雨涵同学画作中,这个书卷气很浓的男子,他的幞头告诉我们,他或许是登幽州台的陈子昂。
这幅图中的人,由幞头判断应该是唐代的,但是,陈子昂写《登幽州台歌》是696年,他出生于659年,37岁,看图片,略有些沧桑。
梁淳芃同学的画作简洁,有意境。迎风而立,登高而悲。幞头呈标准的八字形。
迎风飘起的幞带组团出现,带有动态之美,让我们听到了风声。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个是穿越了的王安石?看帽子,应该是清朝。宋代的官帽上的幞头,是细长的一字型,是由赵匡胤发明的,为了避免大臣们交头接耳。若着正装,王安石的帽子上应该有又细又长呈一字形的幞头。
画作中的幞头短而平,应是明朝男子的装扮。另外,司展杭同学把人物画得太老迈,诗人写这两首诗时,陈子昂37岁,王安石约30岁。
绘画是学习古诗和古代文化的一种方式。幞头,一左一右,甚是平衡,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另外,戴上了有耳朵的帽子,自然不能乱动,是不是让人更加稳重守礼了呢?
重点不是画画的技巧,而是对诗歌的理解,用绘画学习古诗,是学科的融合,但统一可以整合为理解和表达。艺术的语言是共同的,没有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