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是硅谷知名产品集团创始人Marty Cagan。里面介绍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和产品管理的流程,很多案例都可以跟我们身处的环境(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对上号,阅读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本书出现频次最多的话也是本书的核心,产品经理负责研发出:有价值的!可行的、可用的产品。
一、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如先翻到书的最后看“产品经理的反省清单”,反省一下自己真的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吗?自己有在做产品应该做的事情吗?
1、你的产品能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吗?
2、产品的设计是否人性化,是否易于操作?
3、产品能在竞争中取胜吗?即使面对未来风云变化的市场,依旧有把握取胜吗?
4、你了解目标用户吗,你做的产品是否得道了目标用户的认可?
5、产品是否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产品?你能在两分钟向公司高管清楚的阐明这些差别吗?能在一分钟之内给客户解释清楚吗?能在半分钟内向经验丰富的行业分析师解释清楚吗?
6、产品能正常运行吗?
7、产品是否完整?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如何?销售业绩如何?销售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
8、产品的特色是否与目标用户的需求一致?产品特色是否鲜明?
9、产品值钱吗?值多少钱?为什么值这么多钱?用户会选择更便宜的产品吗?
10、你了解其他团队成员对产品的看法吗?他们觉得产品好在哪里?大家对于产品的观点是否一致?
产品经理的思考非常重要,好好思考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侧面反应了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向。
书中所阐述的“产品管理”概念,不管是从人员配置还是资源调度、产品流程都是教科书式的、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为“理想状况下的”,国内大部分公司和创业型公司,不管在思想还是资源、可能都无法支持书中的模式,而且国内大部分产品经理所做的事情可能都不是“产品经理的工作”,或者理解成,产品经理一人肩负多职,没时间去思考“产品经理该做什么”。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书中主旨:打造有价值的、可行的、可用的产品。
二、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不难理解有价值的。。。额。。就是有价值的,但是每个公司的目标和衡量指标不同,因此对于“有价值的”标准也不同。
1)例如:对于有些公司来说,公司赚钱了,那就是有价值的,有一些则是解决了核心用户的难题,也是有价值的。
2)再例如:对于创业团队,如何打造一个能吸引大量用户入驻的新产品也是有价值的。
如何判断产品是否有价值是“产品一生当中的第一步”,书中的方法是:
评估产品机会。
1、很多时候或者说大部分公司提出产品idea的人不是产品经理,而是boss、高管、或者合作伙伴,不管是谁提出的idea,这时候产品应该是是一个脑补的蓝图、虽然没有实际形状,但是大家可能心里都有个数知道他应该,可能是什么。这时候需要产品经理需要解决以下10个问题。
1)产品(这个idea)能解决什么问题?(价值)
2)产品为谁解决这个问题?(市场)
3)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4)怎么判断产品的成功与否?(指标、收益指标)
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6)为什么我们最适合(要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我们的能力、资源)
7)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
——————————————优先级分割线—————————————
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方案)
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10)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做 or 不做)?
ps:其实这些也是MRD所需要囊括的内容。
往往在这个阶段,大家都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产品经理这时候不仅要参与讨论,同时也要在心里默默的思考基本的解决方案。产品经理的思维比大家快一步,是好的,解决方案也是衡量产品最终做还是不做的重要因素,如何无法解决,那么就算“产品”再有价值,可能我们也要忍痛放弃。
这里面最难答的问题其实是第一个问题。——产品价值。好多人针对这个问题都是所答非所问,只能泛泛的回答出“产品“特色和功能什么的。如果作为产品经理的你,能在此时此刻总结思考出,产品的价值,不仅仅会让ceo对此产品是非有信心,支持你做下去。也会让参与工作的同事信心倍增。
三、可行的、可用的
发现机会并不难,难的是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产品经理需要分析各种创意、广泛收集产品需求,了解如何运用新技术,全局思考产品方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可行的:当确定了产品的雏形,和蓝图,下一步就是定义产品了,定义出来的产品,我们要确认他是 “可行的”,就是兼顾功能性与设计性的产品,并且,我们的开发人员可以在预期的时间内可以做出来。
可用的:这两块可以放在一起说、可用的就是保证,我们的产品能满足大部分用户使用习惯,如果定义的产品让用户找不到东南西北,那产品无疑是失败的。
这是一个过程:作者把他成为“探索产品”(定义产品解决方案)这个过程有这么重要的几步:
1)需求调研 2)市场调研 3)产品人物角色
在这期间产品经理会得到各个部门或者各个同事的”帮助“,伴随而来的是雨点一般密集的需求和意见。大部分公司停留在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频繁的开会,频繁的讨论,频繁的头脑风暴,但往往有时候,这些会议毫无意义,浪费时间,讨论不出实质性的结果,甚至随着需求和争议越来越多,最后定下来的产品回到起点,回到最初那个最简单的版本。最可怕的弊端是频繁又没意义的争吵会影响团结。作者认为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个:
1、每个同事对于产品都有自己的看法。
2、大家都很在乎产品
3、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其他人了解产品和用户。
四、这时候书中提出两个概念工具:
一、制定“产品原则”(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
产品原则是对团队信仰和价值观的总结,用来指导产品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它意味着对于产品来说什么最重要、什么不重要,哪些是战略性的,哪些是战术性的。
制定产品原则有助于让团队在认识上保持一致。让大家在以下几点达成共识:
1)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2)为那些人物角色解决问题?
3)产品要达到什么目标?
4)每个目标的优先级是什么?
二、产品评审团(制定产品决策)
在产品管理中,产品经理并不能做到一手遮天,当面临制定产品决策时,也就是“拍板”的时候,需要有产品评审团的帮助,评审团通常由各部门主管和高管组成,这里难度在于:产品经理在组织产品评审团的时候,要明确表示产品评审团只做决策,不参与设计工作。同时产品评审团也兼顾总结,监督的工作。
ok 我们回到探索产品的过成中去,当产品完成了调研和分析的工作后,就要与视觉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一起设计“产品原型”,大部分公司或者说没有条件的公司,这个工作可能都是产品经理自己完成,首先这是不对的,画原型产品绝对没有设计师专业。或者有的公司可能都没有设计师。。。
总之原型一定是产品和设计师通力完成,最好在这期间找一个技术好的同事或者技术经理一起参与进来,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把控设计是否是可行的,又可以提前了解功能需求,为接下来的开发任务指定提前做好准备。这也是书中作者推崇的“敏捷办法”中的一条。
五、敏捷办法粗糙描述
可能国内大部分公司或者说不了解产品管理的公司,产品的流程是这样的:
老板把需求给到产品------->产品自己分析需求,画出低保真原型图------->交给设计或者美工做出设计稿、产品写出详细产品文档------->美工做好设计稿给开发人员开发------->开发完测试------->有问题重新设计或者直接在程序上改------->艰难开发出1.0版本.
作者认为这种模式是十分错误的,而且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因为每个工作环节的闭塞的,单向的,必须等到上一环节完成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一旦哪一个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还要追朔之前的环节重新调整。这样闭塞的结构,必定效率很差,发现问题也很晚,往往创业型公司就是因为这种模式拖到资金消耗殆尽而死亡的。
书中作者推荐的流程简单描述下是这样的:
得到需求------->产品把控、分析需求------->与设计和技术通力合作做出可行的、有价值的、可用的高保真原型(甚至是囊括后台数据的交互demo)------->原型测试------->调整原型------->开发
单单在流程上可能看不出第二种方法的优势。
第二种方法把前期大量的精力放在设计原型上,且原型是高保真的,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信息和进度是共享的,不闭塞。这样做的话,在产品不同阶段工作衔接时,会节省掉大部分时间,同时我们可以用原型去做“用户可用性测试”,目的是测试原型的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是否符合用户要求,如果不符合,那么我们可以在没开发之前进行调整。不会像第一种方法频繁的改需求打消开发人员的积极性。这种方法,我们能保证的是交给开发人员的原型(后者说是需求),绝对是有价值的,可行的,,可用的。而不是不确定的,需要频繁改动的。不会轻易耗费开发资源,在开发结束后,只需要测试功能就可以了。
另外一点,作者认为这种方法用高保真原型,代替了纸面文字的产品需求文档。这也是是极好的。
我们先来说说纸面文档的缺点:
1、互联网产品单纯用文字和图片,很难完整的表达需求。
2、文档没办法表述用户体验,视觉效果等一系列细节问题。
3、开发人员不喜欢看文档(现实)。
高保真原型的优点:
1、能清晰的体现出产品的功能需求、信息架构、用户体验、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2、最主要的是可以用于测试。
3、高保真原型不仅仅能让开发人员受益:清晰地看到了真正的产品说明。测试也可以受益:终于知道什么样的测试结果是正常的。市场部门也会受益:很高兴提前了解到了产品。管理层、老板也会受益:给投资商或者董事会展示的时候 原型远比ppt有用。
ps:如果说实在高保真原型代替纸质文档的缺点可能就是:
需要开发人员动点脑子想一想,有些开发人员在提供了高保真原型的时候,还要求要产品说明文档,强烈要求说文档写的我看得懂,原型我看不懂,那这名技术人员职业操守绝对有问题,或者是推脱不想工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