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要有用才具有价值,断绝不常用的东西,此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此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出它的美感,此为离;
而“离”,则是“断”+“舍”最终的状态。
最近又开启了对新一季奇葩说的跟追,有一期辩题是“红包能不能代替礼物”。庞颖大神从各方面极力论证红包可以代替礼物,整场压制着清华才子杨奇函。我的观点是正方,即红包能代替礼物。但是,我总感觉庞大神还是漏了一个点,却说不出来原因。直到看了《断舍离》一书,才找到答案。
1、为什么要进行断舍离
《断舍离》是近年来风靡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一种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我们都知道日本和台湾给人的共同印象之一就是拥挤,所以加速的催生了断舍离这种终极高效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而现在随着全球购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空间也以极快的速度被各种物品占据,而置身于高节奏生活的我们每天面对糟乱的环境,很难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身心。因此,我们也是时候该执行断舍离了。
有人或许说,整理收纳不就是应对糟乱的环境的么?确实,现在也非常流行各种整理收纳的技术。我和L先生曾践行过整理收纳,由于工作忙碌,我们约定在每周末拿出一天来对家里的物品整理收纳。刚开始的前两周,效果甚好。但是后来,慢慢的发现整理不动了,无论怎么整理,没过一两天,所有的东西又都乱序了,肆意的躺在本就不大的房间里。面对这种低效的方式,我们不约而同的懒惰下来,停止了整理收纳:“爱咋地咋地吧”。
直到我最近看到了《断舍离》,发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整理收纳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它的对象是物品,如果物品破乱冗余,那么整理收纳也无法发挥它最大的优势。就像再高端的相机,也无法将一堆杂物拍的美轮美奂。
而断舍离与整理收纳不同在于,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我们自身。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当下的我们需要哪些东西,不需要哪些东西。只要正确的实施了断舍离,我们身边的物品就会变得精简许多,此时整理收纳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2、断舍离的可执行步骤
断舍离的目标,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步步的可执行步骤。
扔东西
将扔东西的阶段视作收拾的阶段,根据时间选择一个空间开始收拾,条件是这这个时间内能够将这片空间收拾完毕。
在这一阶段,面对每一件物品,需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还需不需要它”。而不是扔了是不是挺可惜等其他问题。可惜,是最不该阻止你扔东西的一个理由。留下一个东西,是源于爱惜而非可惜。扔东西的原则是: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可扔的物品分为以下三类:
1、怎么看都是垃圾的物品。这类东西应该被毫不犹豫的扔掉。
2、可能将来还有用的物品。此时需要强调时间轴应该放在当下。
双十一刚过,很多人又没有抵抗住折扣诱惑,剁手参与。一天,在分享购物车的时候,有位同事说她加入到购物车的很多物品现在都不太想要了。
我深深表示认同,对于这类可扔的东西的处理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我们可以将当下能用得上的物品都挑选出来,如果一个时间段内仍然没有使用该物品,那么你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加入“废物”的行列了。
3、别人赠与或代表一定含义的物品。生活在这个礼尚往来的礼仪大国,我们接受和送出去的礼物会有很多。如果我们收到的礼物具有时效性例如鲜花等,那么就不会有此烦恼。但很多时候,我们收到的礼物并没有这么好处理,比如信件,比如装饰品,比如书籍等。扔掉不舍,不扔却发现无地可放。
《断舍离》教我们换位思考:
如果送你东西的人知道你“明明想扔但却又扔不掉,只是因此烦恼得不得了”的话,恐怕也会伤心吧。他大概会后悔把这样东西送给你,也会觉得很对不住因为没办法把东西扔掉而闷闷不乐的你。
但是,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块的整理心情。不必对送礼物的朋友感到愧疚,其实在你接受礼物的时候就已经接收到他们的心意了,不是吗?
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红包能不能代替礼物”这个辩题,所以我认为用红包代替礼物的话,就没有这些烦恼啦。接到红包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转换为我们想要的方式留在我们身边。
整理收纳
经过上一过程后留下的物品,已经是最适合我们的物品。这个时候,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使我们感到恰到好处,整理起来也会充满能量。
利用“俯瞰——三分法”来整理物品,会大大提高效率。也就是说先俯瞰你要收拾的空间,对所有物品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大致将这些物品分为三类,如果有必要,再针对每一类细分,但依然遵循三分法。
遵循这个简单的步骤,分类工作就能十分顺利的进行下去了。不断的重复三分法,还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混乱。
针对每类物品的拜访,可以遵循量大原则:“只需一个动作原则”和“自立、自由、自在原则”。
只需一个动作原则,即拿出物品所需的动作充其量仅需打开柜门,取出物品。这一步是需要费点心思的。
自立、自由、自在原则,例如将毛巾立起来,这样取毛巾的时候不会将其他毛巾带出来;将餐具杯子等分类摆放,取得时候会更自由的选择种类;而像袜子这样无法“自由”“自立”的物品,则可以将其卷起来“自在”的放好。
扫、擦、刷
面对数量有限、并且都是自己喜欢的、同时又被整理整齐的物品,扫、擦、刷的工作自然就变得轻松和快乐了。就算是平时讨厌的洗碗,也能变得快乐起来。越是不擅长打扫或洗涤等家务的人,在彻底筛选了物品之后,越是能强烈的感到轻松舒畅的心情。
维持物品数量
从源头遏制物品泛滥。在决定把某样东西带回家的时候,请务必感受爱惜物品的心情,如果这种心情是发自内心的,那带它回家后则一定会有较高的使用率。
另外,购物需要遵循物品总量限制的原则。如果你入手了新欢,就得放弃之前排名在最后的东西,就像这样不断地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自然就只剩下排名靠前的东西了,而且自己断舍离的层次也会随之提高。这样做下去,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不会再搞不清楚重点。
彻底地进行断舍离,打造出舒适的生存环境后,自己也就成为完全可以信赖的自己了。因为平常所用的物品,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筛选下来的。维持下来这种状态,则会更容易。同时也会慢慢提升自己的品味,不让劣质的东西出现在自己家中。同时作者建议使用高一个档次的物品,有助于提升自我形象。
当你开始认真为自己的生活负责的时候,慢慢的就会得到来自看不见的世界的好运。因为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断舍离提倡的就是做当下最好的自己,并超越自己,最终的追求的状态是心怀觉悟与勇气的乐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