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想到不少陈年旧事。聊做如下记录吧:
九十年代,想想我读书时,家里没钱,小学时也就看些连环画(还比较少)、故事会、童话大王啥的,其他的没有的。我记得我的第一本连环画是《螳螂拳》,是有一年去湖北大姨家,忘记是谁送我的。连环画当时的价格一般是0.2元或者0.22元,但是没钱买,小学农村学校见的也少。印象中像故事会那些也是从镇上买的(当时还不叫镇,算是乡村集市,乡政府所在地)。因为镇上有初中,也有普通人开的书店(当时镇上没有新华书店)。初中时到镇上读书,才开始接触“大部头”,比如建国后的近现代文学作品,想到这个再次在内心深深的感谢我当时的一位同学,他爸爸是同校初中老师,然后我在他那里借了不少书看。那些年在我父母不识字,家里没什么存书,学校又没有图书馆的情况下能接触那么多书,多年后想来,实在的一件意外惊喜和幸运的事情。《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人到中年》等等都是那个时候接触到的,虽然没有做到精读,但想来泛读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印象中比较深的还有三毛的书,我记得晚上熄灯了还有点着蜡烛看她的书。那几年我的语文学的也不错(要知道我语文有个硬伤,我分不清楚发音中的一声和三声、二声和四声;我高考那年还有拼音题,字母错的我能搞定,但音调错的我搞不定)。
读了高中,到县城,寄宿的,当时县里最好的高中一高(也是现在最好的),每周回家一次,家里开始给零用钱,经常买的杂志就是《读者》(这个习惯保持到了大学,大学的杂志还跟着我到了深圳),然后就是盗版书,因为毕竟便宜买的起,质量还凑合,基本是文学类的,没别的头脑。县城的书店也不多,印象中就是新华书店多些,但是贵啊,附近有几个书店,但是量不算多,也多是翻印好点的书而已。我记得经常有人来学校里摆地摊卖书,大多也是盗版的,质量还可以,于是就有了拿生活费买书,有时候买的多了家里给的钱不够用了,就借同学的钱,然后周末或者下个月回去了家里给了再还。读书这块,大致也算可以的了,比比当时的同龄和当时的境况看。这以后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但是没人指点,语文课基本印象中就是课本知识,没有什么课外书,所以还是应考为主。(工作后和同学交流,他说高中暑假获益他的姑父指导看书,还有N多藏书(他姑父是高中语文老师),这几年反思,我也是觉得那时候有时间,比现在的课业轻松,如果幸运的遇到有人指点,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不要说靠自觉,说实话自觉真难,那个年龄,一般的人真没那个觉悟和条件)
后来读了大学,湖南一所,不说名字了,不过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几年想来,我大学放松了很多,读书没有那么多了,坐吃山空,或者说空守金山,放着学校那么大的图书馆,那么多的书,却没有更多,更深入的看书。想来我的格局是不够,或者说到大学后思维还是有问题的,又没有合适的人在那时候给我指点,于是四年间虽然看书,但是看的不算多,学业也一般。想来大学时网络刚开始普及,网吧开始兴起,游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虽然说我玩游戏不算多,但是读书这块确实是迷失的,甚至严重点说是荒废的了。印象中班级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但是也局限于课内。我没有遇到过看课外书看的很疯狂的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幸吧。这点想来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借鉴:在大学时除了努力做好课内的学习外,要尽最大可能的多读书吧,读自己喜欢的书,自己可以选择一个方向,有重点的读,读很多很多的书,增加的知识底蕴,那么人生的认识和格局必定会随着你的读书而升华。不要说这些没用,那些都是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终归有实力爆发的一天。虽然这是理想的想法,但是我知道的确有人是这么做的。( 从大学和其他几个阶段的学习课内和课外时间看,我觉得有时间方面也是可以有保障的)。
及至到了工作后,读的书却有了几分功利,看的多是管理、制造业品质管理方面的书籍居多,文学类书籍我倒是看的不多,也买的少了,那几年买的管理书比较多。学葫芦画瓢的用。这几年反思,见识和所谓经验也多了的,但是某种程度说并没有升华,我理解为临门一脚的学习力度和强度然仍然是不够的。买书的力度倒是比以前大了,遇到网站促销,又是狂买,屯书。时至今日,家里仍然有不少买了后一动不动的书。
回到现在,现在的小孩是幸福的,一般的稍微喜欢看书的家庭都会有不少书,购书的途径也多了,方便了,只要想看书,都可以满足。比如我家里我自动书也慢慢的过千本(包括我没有用读过的,没开封的....),小孩的书也买了几百本了,有些是适合她现在看的,有的不是,是为了将来看积存的。又或者周边近距离书城、图书馆也不远,这些都是看书的一个来源。但是,书多了,能看完吗?会看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需要践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