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看古典老师(得到专栏“超级个体”作者)新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觉得知识量很大,不好吸收,再看第2遍,反而越发觉得古典老师讲得精妙,也更容易吸收了。
下面谈谈我看完《跃迁》一书的延伸思考:
一、关于对焦虑的思考
焦虑,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底色。
有志于从事内容创作的人,要想清楚自己的产品能解决多少人的焦虑,能够为多少人缓解焦虑,事业就有可能做得多大。
马东老师说,一个内容创作者为什么要创作?因为心里憋得慌,憋了很多东西需要输出。
写作,是与这个世界的对话。写作者不把内心的想法变成文字就会很难受。演讲也一样,把内心的想法用声音告诉所有人,会更爽。
学习,有一个全新的模式——学习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尤其是高手的思维模式,这是刻意练习的精髓。
还有一种学习方式是,向比你弱的人学习。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你能从每一个你遇到的人身上学到对方的优点,你能够学到的东西就比一般人多更多。
如果,比你弱的人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但他身上的毛病以及他所遇到的问题,你能看清楚,也是你可以学习成长的机会。
二、关于对勤奋的思考
有人说,勤奋没那么重要,因为很多人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聪明比勤奋更重要。
低水平勤奋的人主要是缺乏深入的思考。没想清楚、没想透就开始行动,等于盲干,所以没有相对应的产出和结果。
其实,这也是一种焦虑,因为看到身边有太多的知识IP快速崛起和快速变现,他们在不停地告诉你很多方法,可以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你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低水平的勤奋。
但实际上,这些方法,知识IP不一定常用,他们用的最多可能就几种方法。
勤奋是必要的。每个人仿佛都在和时间赛跑,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时间很重要!懒人成功的几率机会为0。
勤奋+方法也不一定能快速成功,有的时候,还要看点运气,你是否抓到趋势,是否用对平台。
追求速度相对应还有另外一种成长方式——放慢速度。
追求速度的人学习有的时候是功利,读书只读专业书籍或工具书,只抽取对自己有用的章节学习,尽量少看小说或者文学书籍,因为貌似短期内无法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或产生价值。
人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应该是纯粹的,阅读可以快乐的,阅读可以是悠闲的。
但今天的阅读,大家都在告诉你,一定要快速阅读,于是你匆匆忙忙去阅读、急急忙忙地结束,除了萃取一些知识点外,你并没有太多的提升。
阅读的本质,应该是和书的作者在交流思想、对话,获得精神世界的养分,让内心得到充实。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三、关于对个人成长的思考
企业家常常提及愿景和使命,足够大,帮助足够多的人,才能引领员工快速向前奔跑。
个人的成长,最初可能只是为了自己能起来,并不打算要帮助多少人,过程中帮助了一些人,得到了感谢和积极反馈,个人使命被一步步扩大,觉得不能辜负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咬着牙坚持往前走,苦或累都得受。
但个人成长不妨放轻松点,不刻意帮助别人,顺手帮就可以帮,如果对自己有更大的成长就去帮,成长最重要,没有谁欠谁,别被帮助别人束缚住,一旦束缚,创造力就有可能受损。
四、关于时代高手的思考
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技术不断进步,每天都有类似的报道,很多工作将逐步被机器所替代,作为人类,有哪些能力显得越发重要的?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古典老师引用《全新思维》(作者:丹尼尔·平克)书中的说法,世界逐步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感性和创新,会让一个人获得更大的优势。
有6种能力极其重要: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
我是这样理解这6种能力:
1、设计感——你能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让旧的事物通过不一样的方式重新呈现;
2、故事感——讲故事的能力,所以,会演讲和会写作都分外重要;
3、交响能力——整合事物的综合能力;
4、共情能力——能感受别人的情绪或悲欢离合,懂心理学的人会越来越受欢迎;
5、娱乐感——会社交、会玩的人更受欢迎;
6、探寻意义——不断超越、体验生命的意义。
时代的高手长怎样的?
过去的时代在我们眼前崩裂,不懂学习的人很难成为这个时代的高手。
古典老师对时代高手这样描述:他们理解世界的趋势、了解科技的力量、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式、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快的迭代速度,方法正确。
再用一句话总结,所谓的高手,是在高价值领域内,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
究竟什么样的领域才称得上“高价值领域”?那些能够产生高回报的领域才称得上“高价值领域”。
例如,在写作上有所建树,能够帮助你不断扩大个人影响力,写作就属于高价值的技能,又如演讲,也是快速打造个人品牌和个人影响力的领域,也属于高价值的技能。
为什么有些个体IP能够快速崛起?
除了个人的勤奋、自律、稳定的输入和输出外,还有他们善于连接不同的平台,当有一个最新的知识平台出现的时候,他们永远做那个最快的参与者。这就是理解世界的趋势、了解科技的力量的代表。所以,他们的效率更快。
古典老师提到了一个观点,值得很多人参考: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速度。
抓住趋势、绑住大腿、借助平台都是借势,但我觉得仍然需要个人有一定的实力才行,否则竞争不过别人,最终会败下阵来。
在个人精进的道路上,需要一定时间甚至是长时间的积累和爬坡,同时不要忘记善用平台、与牛人多连接。
这个时代的学习特征之一是碎片化学习。
一个人的注意力每天都在被各种文章、音频或视频所切割,一个人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不断加重自己的焦虑,觉得学习了很多内容,感觉进步并不大。
要碎片化学习,也要有大段的时间深入学习、体系学习。
五、关于杆杠点的思考
任何一个系统里都会有杆杠点,也是所谓的核心关键点,找到关键点、利用关键点,抓重点,持续抓重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写作这个项目来说,杆杠点是什么?可能是将看过你文章的人都转化为你的粉丝。做到这样,一定是你的文章给他的感觉是有价值或者有用或者有趣或者引发共鸣!
六、关于头部效应的思考
所谓的头部,就是你所在的领域或你的地盘处在第一的位置。
得到APP最赚钱的内容就是里面的大咖专栏,均是各个领域公认的顶尖大师级人物,一方面,得到的流量为这些大咖提升了知名度和曝光量,另一方面,大咖本身的知名度也为得到源源不断带来新的订阅用户。互为正循环的系统。
罗胖把每个领域最牛的牛人请来“得到”站位,充分利用了头部效应。
个人如何运用头部效应?古典老师先为大家定义头部:你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且有优势的领域。头部并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领域,而是存在我们身边、能触及的赛道。
头部效应就是要做那些高价值、高优势的事。
不能固守过去的优势!
我目前相对明显的优势是写作和演讲,但我还需要不断扩展我的其他优势:阅读、深度学习、英文,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事情。
头部效应要思考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同样是写作领域,有人擅长写鸡汤文、有人写职场技巧,有人擅长教写作套路,我在写作的差异化优势在哪里?
我追热点的能力不错,虽然速度不够快,但追过的热点写出来的文章要不阅读量较高,要不就是能产生收益。
另外,我擅长提炼总结,无论是读书还是参加培训或者看过电影或电视剧,我都能提炼要点,快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如果实在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也可以从身边的头部做起,先去影响身边的人,把身边的工作和事情做起,小范围或小圈子中形成头部,有机会逐渐跃迁到下一个更大的头部。
七、关于联机学习的思考
一个人独自学习、冥思苦想避免不了局限,但一群聪明人互相学习,交换不同的想法和答案,甚至激烈地辩驳、观点碰撞,认知会迅速升级。
除了网络上找人联机学习,可以线下参加一些高质量的社交活动,甚至是跨界跨行业的聚会,听聪明人说话、与聪明人交谈也是一种联机学习。
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和杰出的作者交流,也是一种联机学习。
八、关于知识IPO的思考
这个名词很新颖,也很有吸引力,知识可以IPO(上市)?马上给知识工作这带来暴利收入?
实际上书中的IPO解释是:
1、I(Input a question)输入问题
2、P(Pronblem solving)解决问题
3、O(Output)输出产品
古典老师说,这是一套高效的把知识整合产品化的个人商业模式。的确很有参考价值。
以演讲为例。如何进行IPO?
输入问题:学员在演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解决问题:如何解决学员的演讲问题,要有具体方法论。
输出产品:提供给学员的解决方案形成体系的产品。
九、关于破局的思考
人生是一次次的破局,可能我们还在一个局中,没得到破解,阻碍了我们的前进。
高手与普通人的差别或许不是能力、智商,可能是因为高手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行动的速度遥遥领先,他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清了更大的系统。
古典老师说,语言是构建思维的手段,他在书中引入诸多新概念,不是秀智商,而是当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词语解释事情,会倒逼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方法路径或许差不多,但因为换了一种说话,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思考维度,这就是一种跃迁。
好的书籍值得多看几遍,而且能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就是如此!
我依然相信,人耐得住寂寞,学会专注且开放,不断积累和学习,跃迁早晚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