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节对我启发非常大,借华杉老师讲述的互联网营销「流量主权」的议题,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主权』是怎么一步步地被「自己」搞没了的。
华杉老师讲道:“讲一个案例,我们有一个朋友是做婚纱摄影的,十几年的老企业了,开始的时候做得非常好,打广告,到商圈做活动,都做得挺好的。后来出现了互联网营销买流量,他们一看,“这互联网营销真是太好了,真省心了,只需要买关键词,客户自己就来了。我只管拍好照就好了。”于是,他们广告也不打了,营销活动也不做了,全都使用互联网思维了。这样轻轻松松地做了几年之后,他们发现这个关键词是越买越贵了。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之后,这时候再想自己打广告,已经不可能有预算了。你不可能又买流量,又打广告,你哪有那么多的预算呢?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想了,“看来商铺租金也太贵了,我不如把大街上的店关掉,搬到后面背街那个写字楼的楼上去,这样的话租金不就大幅降低了吗?用这个租金省下来的钱,我不又可以去买流量了吗?”我把这个过程叫做什么?就像吸毒一样,就叫“流量吸毒”。吸上了互联网流量的“毒品”,戒不掉了,为了筹集“毒资”就搬到写字楼里面去了。那个街铺是什么?上次我们讲了,街铺本来是自带流量的,你在街上就有每天过的人的流量,到了写字楼,那不就没有流量了吗?这就等于把自己关进流量商的流量监狱里面了。每天都等着那个流量商来送牢饭,而这个牢饭不仅越来越贵,饭菜的质量还越来越差,这就是流量主权没有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流量越狱,要逃出这个监狱,重建流量主权。”
最近去商场看电影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趋势是,整个购物中心关店的、空出的商户特别多,也就是说,购物中心的人流量不行了,难以支撑商户的运营成本。
关于成本,华杉老师这里的讲解,让我意识到,成本并不仅仅是租金或是费用数额的高低问题,而是花出去的这笔钱是投资还是消费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在花钱之前就要界定清楚。
婚纱摄影这个案例,就是从一开始为了省事,因为在互联网买关键词一样有客源,不用累死累活地在线下做活动引流,做活动不仅需要投入搭建物料成本,还有人力成本,这些都是费用。买关键词只用花钱买就行了,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而且这些事都不用做了,变相省钱了。但是没过几年就被平台的流量商卡脖子了。同样的,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把店铺从街道搬进写字楼里,但是写字楼没有流量。于是,就会基于这种情况延伸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操作,比如通过第三方平台做引流、买关键词等等。这本质上是自己掐死了线下获取流量的渠道,只能在从线上做流量。
我在这里理解了外卖平台的抽成那么高,很多商家依然选择它们的原因,还是因为有「流量」。
这里让我明白一点是,做生意要想清楚「流量」议题,流量成本、流量从哪来、怎么搭建流量的良性循环,怎么进行流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