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讲道:“上一讲我们讲到了互联网营销,现在我就用两讲来谈一谈互联网营销的一些课题。就讲流量课题。因为一讲互联网营销,总是在讲买流量和流量转换。事实上,流量转换是一切销售的最基本的原理,总是先有流量来,然后才转换为销售。我们要讲流量转换,那首先就要讲流量的成本。”
华杉老师讲道:“获得流量的三种方式:渠道、广告、品牌。你在大街上开了一个商铺,你交的租金买的是什么呢?买的就是,每天从这条街经过的人的流量。从广告来的流量,就是你通过广告的投资让顾客知道你,或者有了购买的兴趣,他来购买你的产品。消费者认你的品牌直接来找你的时候,你的流量成本是多少呢?你的流量成本就是零。
这节带给我很大的启发,还是让我想到了《大学》中“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
「流量成本」决定『获取流量』的方式,然后才是将获取的流量通过产品和服务转换为「销售」变现。『流量转换』的过程就像流水线一样,分为不同的环节,是一个循环的体系。既然是一个循环,首先要判断是一个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良性循环需要靠有意识地调整和改善才能逐渐地形成,并且它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旦停止迭代,循环就失去生命了。
现在大多数声音都聚焦在『获取流量』这个层面,想方设法、用尽浑身解数获取流量,但却忽略了「获取流量」的前提要从『流量成本』的角度考虑,再往前就是企业经营的「成本」问题,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资源以及战略目标选择「获取流量」也就是「获客方式」。
华杉老师的解读首先让我明白,「获得流量」的方式一共有三类:①渠道;②广告;③品牌。
渠道是『流量转换』最直观的方式,无论是线下找一个人流量大的广场开一家店铺,还是线上在流量很高的平台开设店铺,因为流经的人流量大,「流量转换」的效果是明显和直观的。
第二个是广告,广告模式大体分为传统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传统媒体广告以线下为主,如:报刊、机场灯箱广告、高速广告牌、火车站候车厅广告、地铁广告、电梯广告、电视广告等;互联网广告以线上为主、搜索引擎关键词购买、APP广告、视频广告等。
第三个是品牌,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唯一握在自己手里的、可控的『流量获取方式』,但它也是最难的、见效最慢的、不太容易出成果的「流量获取方式」,主要原因是「品牌」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就像经典奢侈品品牌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其次跟「品牌资产」的积累有关,『品牌资产』积累越多,“储蓄越大,流量成本越低”。这部分的关键是,「品牌资产」怎么积累?关于「积累」,就要理解『积累』是怎么回事?积累=投资+重复。
华杉老师讲道:“通过投资广告建立品牌,不断地降低流量成本,才是营销传播的目的。”
这句话里的每一个词都很重要。
「品牌」怎么建立起来?靠的是投资,投资的主要部分是『广告』,这里的「广告」指的是传统媒体广告。为什么是「投广告」呢?因为广告能够“降低营销传播成本”。为什么广告能有这样的效果呢?这里要回到「广告」是什么的问题上。
华杉老师在第十课中讲道:“广告是给顾客的信息服务,是为了降低顾客的选择成本”,顾客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就好了。广告的创意原则就是信息要直接给,给要给得全,为的就是降低顾客的搜索成本、阅读成本、选择成本、决策成本,也因此降低了企业的营销传播成本。
广告本质上就是「信息压缩包」的一种形式,它提供的是信息,具体是什么信息?是顾客在进行购买和选择时需要的信息。需要什么信息?比如,买鞋的时候最关注的是什么?尺码、价格、面料、材质、轻便程度……关注点越到后面越会根据特定的人群需求进行细分。所有人在买鞋时的第一需求是,这双鞋有没有我的尺码。所以就会问销售人员,有没有xx码?如果从店家的角度来看,想要提高销售效率,降低顾客的选择成本,就是把有什么尺码标注出来,让顾客一眼看得见,不用问。其次是价格,把价格也标清楚,顾客一眼看得清楚,也不用问,对价格没有顾虑的客户会继续往下看,看这双鞋主打的卖点是什么。比如户外人群最关注的是是否防滑防水轻便。
如果追问,『广告』为什么是「信息压缩包」的一种形式,其实要回到华楠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中讲道的:“符号与意义的结构是人类世界的基础结构。有符号就有意义,有意义就有符号,而且所有的东西都被拆成两面,一面是符号,一面是意义,符号可以传播,意义是接收方对它的解读,一切事情都是这样的。”
『信息』其实「意义」,意义被储存在『符号』中。
「符号」是怎么形成的呢?
华楠老师讲道:“符号就是稳定的重复性刺激,稳定的重复性刺激就会变成符号。”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还是回到了「传播学」的基础学科『心理学』中巴甫洛夫「生理心理学」的理论,华杉老师讲道:“巴甫洛夫整个理论的基础,就是两句话:第一,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行为;第二,刺激信号的能量越强,则反射越大。”
当一个「刺激信号」重复的出现,对人产生刺激的时候,这个『刺激信号』就变成了「符号」先是储存在了人的头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融入进『潜意识』,成为一种激活本能反应的刺激信号。比如,所以人从一出生的时候,都对「红色的纸」没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增大、阅历增加,「钱」这个『符号』和「刺激信号」带来的行为反射会越发强烈。也就延伸出一些“向钱看”的流行语。
「投广告」也就是花钱把『信息』投放出去,往哪投?哪里人流量大往哪投,这样才能被更多人看见。人流量大是投放媒体贵的原因,同时「贵」的信号能量也最强。
用贵的媒体「投广告」是需要花钱的。这里要清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花钱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投资」,形成资产,积累起来。这也就是「品牌资产」积累的开始。但是「品牌资产」积累的前提是:要积累什么?积累的标的是什么?这个动作其实也就是「品牌资产规划」,『制定品牌资产目标』。
华杉老师在第十课中讲道:“广告不是费用,是投资,是基于预期的投资。如果你的预期是18亿,投资就是3600万;如果你的预期是100亿,就可以投2亿。他问我:那你的预期是多少呢?我说我不以一年为时间单位来做预期,因为我们做事情的计划总是一年,一年是农业生产的思维,春种秋收。我们以三年为思维,或者五年,总之我不管几年,反正我就以100亿为预期,我认为没问题。”
“广告是基于预期的投资”
「投资」不是基于当下的情况进行投资,而是基于『预期』,而且这个预期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以最终想要达成的「收益」为目标。当然这并不是拍脑袋的幻想,我觉得值100亿收益就能到100亿。这里最重要的点在于,它不是基于过去或当下,而是基于「预期」,而且这个『预期』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啥时候达到『收益』目标,啥时候才算结束。
这对我的启发太大了,因为这让我看到,当下的很多“衡量标准”是错的。也就是说,当我在做一件事,投入资源(时间、精力、金钱)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能以「年」为单位就已经算是长期主义者了,但是「时间」并不是实现「预期」的关键,关键是我的预期,也就是收益目标是什么?
当我把收益目标定在100亿的时候,就要拿出能够实现100亿收益目标所对应的资源进行投资,首先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么多资源,当下没有的话,就要看需要积累多少资源,积累多久才能逐步地达到。其次是,这个目标如果太大了,那就调整一下目标。目标是算出来的,是对当下资源进行分配,按照比例进行投资,是对投资预期的设定。
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品牌」、要积累品牌资产,就要为积累品牌资产留出投资需要的资源,资源的配额要根据企业每年的盈利定一个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