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第十七》14:“道听而涂说”缺点啥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先生说: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是对公共道德的一种背弃。
“道听而涂说”最直白的意思是:在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在道路上便散播出去。据说,有个城市的公交系统特别有心,用这句话教育全体公交人,用的特备贴切。
“道听而涂说”到底缺失了什么?
一、失知
《吕氏春秋》中讲过一个故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本来是因为成功凿了一口井,省出了一个壮劳力。因为说话的人不严谨,传话的人太“热心”,以至于变成了“丁氏穿井得一人”。凿井挖出一个人客观上来讲,便是违背常识的。但当事人言之凿凿,传说人又深信不疑,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变得将信将疑。
“道听而涂说”最终形成的结果是——失知。这个失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众多“道听而涂说”者个人认知责任缺失形成的。张三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他听李四这样说的。李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王五那里听闻的。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将“失知”的原因归结为他人的“说”。这其中,但凡有一个人加上自己的考察和判断,都不会导致集体“失知”。
正是个人认知责任的缺失,导致了最后的集体“失知”。
二、失学
《论语》开篇即讲“学而时习之”,“学”的核心要义在“时习之”——经常去实践它。实践的过程既是求真的过程,也是拓展的过程。
“道听而涂说”者,欠缺的便是去实践,去考察,去印证的意识。在不经实践,未曾考察,没有印证的信息,随随便便传递给他人。对自己不负学的责任,对社会不负真的责任。
《论语·为政第二》中,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听闻来的信息加以印证过才算是有价值的信息。听闻来的信息未曾印证过只能算是有待印证的信息。印证过的信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够传递给他人。子张问干禄时,孔子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听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则保留下来,对于自己不知道、不确信的不说那么多,如此做才能少犯错。
听到的,不经印证。有疑问的,仍然四处传播。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该做的。
三、失尊
古人有“一字之师”的说法,也就是但凡有人能在一个字上对我们有积极的影响,这个人便是“我”的老师。
信息传递的过程,严肃点儿讲,是一个师徒授业受业的过程。当年清朝的封疆大吏年羹尧有一幅传家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这个武将算是把话说到了不能再狠的程度。“一字”尚是师,你传递个路上听来的讯息,当然可以算得上是听者的“师”了。小心着点,年大将军说了——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孔子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谣言止于智者,也会在一定的时间过后水落石出。若想不被人看轻,传递道上听来的讯息时,你好歹得有点“温故而知新”的老师样不是?
貌似好学以道听,中无所守故涂说。说到底都是外强中干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