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想读完这册再来梳理笔记,但发现有些想法稍纵即逝,上了四十岁后,对自己的记忆力没有了信心,先记录之。
《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是这套书的第三册,这一册主要分析了人生和人性的复杂性,心灵的神秘性和持续成长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在物质和精神中寻求平衡并找到精神的归宿。
与前两册略微不同的是,这一册并没有引用很多心理诊疗的案例,但是作者凭借强大的写作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用极富哲理性的语言,给我们分享了许多智慧的结晶。
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就像一场旅行,有些似曾相识,让人有相见恨晚之感;有些新颖奇特,如拨云见月,让人豁然开朗。
斯科特.派克无疑是一位心灵奇旅的导师,可以带你从外到内,一点点走进心灵深处。
本篇先就这一节中我感触颇深的两点,记录下我的感受和引申的思考。
(一)痛苦的磨砺对文学作品的价值
这一节中作者利用艾略特为例,阐述一个有意识思考的心灵,如何直面思考,并走出心灵的“荒原”。
从这一点生发开去,我们能发现古今中外的大多数文学创作者的相似之处。
书中认为,不是每一个人生来就会遇到一片绿洲,特别是对于觉察力敏锐的诗人,往往会发现现实是一种桎梏,人们需要经历一段荒芜的沙漠,才能找寻到那片绿洲,而伟大的诗人,会直面荒凉和无聊,并用独特的方式给世人讲述他的荒漠之旅。
这份痛苦绝非出自刻意,亦不同于“为赋新词强说愁”,它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在冲突的剖析,不为此,不足以“伟大”论之。
T.S .艾略特就是这样一个人,其早期代表作品《荒原》,就是诗人在生活最艰难时期写作的,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眼中的世界是一片荒漠,里面充斥颓废,绝望。那个时期作者在工作生活、家庭情感均处于困顿期,失去亲人的痛苦,工作上的漂浮不定,经济上的拮据和夫妻生活的紧张,无不让诗人痛苦不堪,虽然也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一战后欧洲的文化危机)、虽然诗人早期极力主张诗歌“非个人化”,但最终还是承认了,这部作品更多是从“个人”出发的,主要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和情感郁结的抒发。
而艾略特后期的诗歌,比如五十岁左右,发表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了鲜花,孩子和鸟鸣,这些是希望和新生的意象,代表作品是《四和四重奏》,这个时期的诗人开始接受圣经的原罪说,强调岁月磨砺的价值。
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说法,韩愈和司马迁也提出过类似观点,都是肯定了痛苦的磨砺对文学创作的积极影响。
“诗穷而后工”是说文人一般是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作品,比如司马迁宫刑后写出《史记》,李煜亡国后才写出大气之作,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词作境界愈加高远、旷达,辛弃疾被退隐江西后,才写出大量传世之作。
磨砺是伟大人生的催化剂,它让金子从石头中显现出来。
当然,在磨砺中激发出的思考,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积极价值的。一个有意识思考的人,不但自己能给自己疗愈,还能影响他人。
所以,写文需要真诚,情节可以虚构,但思想和情感一定不能假,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假装痛苦而写出的作品,就是无病呻吟,是欺骗不了读者的。
当代文坛很多乱像,某些文人养尊处优,对苦难没有自己的体验,却搜肠刮肚去编造别人的苦难而博取眼球,牟取利益,还美其名曰“关怀”弱势群体,比如一边享受体制红利一边骂体制的方不圆们,但当那些“弱势群体”不买账的时候,方不圆们却转过脸来轻蔑地骂他们“脑残”,极尽讽刺。
还有一些坐着神坛上作家,因为自己写不出新作品,开始在体制内靠关系吹捧新人,无论那些“新人”作品写的有多烂,他们都能将其吹捧得天花乱坠,简直是侮辱普通大众的智商。
说得有点远了,总之,心灵是灵感的源泉,真正的作家都是在大地上挖井,而不是在别人的枝头结网。
(二)本能的缺少,需要我们更加努力。
书中说:
是什么把人类同其他生物区分开来?不是我们能抓住东西的拇指,不是我们能发声的喉咙,也不是我们巨大的脑容量,而是我们极端缺乏动物的本性,我们没有太多预先设置并遗传下来的行为模式。比起人类来,这些因素赋予了其他生物更多的固定不变的本性。
如果让人类放弃所有的工具在自然界生存,估计很快就会面临物种灭绝的危险。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对大自然的感知和连接上,人类缺少了太多的本能:
人没有皮毛,必须自己做衣服来保暖;
人没有尖利的牙齿和爪子,也不能快速奔跑,所以人类要借助工具来烹饪食物和行走,还要建造房屋把自己隔离起来;
当大灾大难来临前,很多小动物都知道,人类却茫然不知;
……
人类的本能很有限,除了吃奶、懒惰和对未知的恐惧,人几乎没有多少积极的本能。 人类的诸多生存技能,都需要后天学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教育子女,需要学校。
这点我绝对有发言权:我那快步入青春期的儿子,刚生下来时连吃奶的本能都没有,被护士轮番打脚心后才勉强动动小嘴,好不容易等他很不情愿地开口后,还不愿意吃亲妈的,最后吃了隔壁一个产妇(后来才知道是邻居)的母乳,这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这小子先天带来的本事实在是少得可怜。
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更多改变的可能。动物们靠本能生存,不需要过多思考就可以顺应自然规律繁衍生息,人类则需要不断思考,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选择,而选择则意味着有放弃,所以痛苦和烦恼也就在所难免。但唯有不断改变,不断思考,人类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了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
对于个体而言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思考,持续成长,变劣势为优势。正如书中所言:
我们不能阻挡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可以让心灵永葆年轻,不断成长。这种不间断地改变和转换的能力,恰恰是我们人性最显著的特征。
惟愿我们都不要放弃成长,不断思考,让人生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