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孟子三章》,里面的每篇文章都会给人带来启迪: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
《富贵不能淫》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①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③更不能因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又提出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客观主观条件都说到了。课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由此。自然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昨天的日记里,很多学生写下了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感想,有所触动。想起学生时代学习的政治“外因是条件,内心是关键”,教育学心理学里面也多处论述“环境,遗传,社会,学校等只是外在因素,能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一个人要想成功,还是得自我奋进!
其实闲着无所事事并不轻松,心存梦想,努力拼搏反而更开心。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需要时时勉励警醒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虽然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我们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找到生活的希望。多年以后,可以自豪的说“这就是我的选择,我的生活,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再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