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谓亘古名言,忧虑祸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走向灭亡。我们一直将此奉若经典,笃信心怀危机感才能帮我们当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自己的立足之地!
无论温水煮的青蛙的西方实验还是猱搔虎痒的文学典故,都反复印证了这一点。在各种热门书籍中被反复引用的“鲶鱼效应”也与此逻辑一致。似乎连动物界都把这句话奉为生存圣经。
但这句话真的是绝对真理吗?
就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几百年间被学界普遍接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一直被纳入各国的学校教材。虽然其对生物多样性的成因的解释受到过很多质疑,但从未被真正地拉下神坛。
后世把这一理论推向极致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恐怕就没有这么多拥趸了吧?纳粹认为犹太人是劣等人种,所以对他们推行种族灭绝制度。至今依然存在的各种歧视,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的例子大家有目共睹,回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如此。先贤是要告诫我们正确看待困境,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包容、生存困境越来越不明显了。
且不说孟子他老人家生活在乱世,且距今已经两个多世纪。就说我们生活的当代,50后、70后、90后…一代比一代物质丰富、生活富足。我国甚至出现了绝无仅有的上一代人还吃不饱饭,下一代人就食物过剩、肥胖症高发的社会现象。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还把儒家经典作为行动指南,自然就显得不够灵活机智了。明明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周围一片祥和,非要逼自己保持忧患意识、保持焦虑感,更是杞人忧天。
今天推荐的书就要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唱唱反调,是枡野俊明先生的《你担心的事,9成都不会发生》。这本书分享的方法,可以帮你放下担忧,从容生活。
只着重分享其中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不盲目比较,客观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活在当下,才能掌控生活;改变“烦恼的方式”,才不会担惊受怕。
001 不盲目比较
作者作为禅僧,追求的是无欲无求的境界,所以他给出的方法是不盲目比较,减少妄想。
盲目比较两个不相同的事物,只会徒增烦恼,如果能养成不盲目与他人作比较的习惯,90%的妄想都会消失,生活也会轻松很多。
002 活在当下
怎么样才能做到活在当下呢?有简单实用的3招:
一、制定计划,严格执行。
二、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
三、求助亲友,直面忧虑,把它看透。
003 改变“烦恼的方式”
有时候担惊受怕,是因为思考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介绍3个常见关系中的相处方式。
一、恋爱要“八分饱”,不要求对方完美。
二、在亲子关系中,过度干涉会成为负担。
三、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交往中,我帮你、你帮我。
作为营养师,我还要多提醒一句: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焦虑会提升肾上腺素水平,刺激身体分泌更多的皮质醇,皮质醇的异常升高会让你发胖哦!所以为了美好肉体,赶快放下你的各种担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