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曾说:“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本人近几年收集整理了一些科学解释佛学的一些资料,准备以后在节假日以“大开眼界”系列文章发出,供大家学习参考刚好,以打开投资的眼界和心量。
今天发出第十篇:疾病的终极秘密:身、心、性的能量级别关系。此文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为何许多人接触佛法以后,许多疾病甚至恶性疾病会不药而愈,除了佛学所讲的通过忏悔、布施等进行“消业”的作用以外,因为自身的习气、禀性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吧。小编阅读此文也深深受到了震撼!
大开眼界系列之十:疾病的终极秘密:身、心、性的能量级别关系
刘力红:O二到O三年我曾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做访问学者,当时我很有幸接触到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是由清末的一个叫王凤仪东北农民创造的。
梁冬:你是一个受过严格中医学教育的学者,还是带着研究生的教授,应该说和西医、中医都有过深层接触,但是你说自己对一个清末民初的农民感上了兴趣。
刘力红:他是对我人生产生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之一。作为医者来讲,他对我的震憾是触及灵魂的,是非常大的震动。
实际上是我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过去是一个很糟糕的医生,按照真正医者的条件去衡量,根本不及格,是连普通医生的资格都不够。
当时一位元出家的师傅介绍我认识了他的曾孙女,叫王元五,我称她做王老师。是她把领我进了这个学问的门。进门之后,我傻了眼:这个体系对人的揭示是那么明晰,可我过去压根就没有想到过。
他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更明晰了,他把构成一个人分为三种元素。在“身”和“心”之上还有一个“性”。就是说,生命是由这三个层面(三个元素)构成的。
内经对于这“性”可以说是没有描述,可能隐含有,但从概念上没有。
那么凤仪先生把构成人的三要素点得很清楚。而且把这三要素对人的综合作用,以及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都很清楚地勾画出来了。
他曾用秤来比喻这个性、心、身对人的作用力量,或者说作用的比例。他告诉我们:在人生命的三个元素里面,每一个东西所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你对〔身体〕做到了100%好,
但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也只是做到10%。
如果对〔心〕做到了尽善尽美,也只占到40%。
如果是把自己的〔性〕做得好的话呢,可以占到60%。
就是说:如果不管〔心〕和〔性〕,〔身体〕就是做到满分,也是不及格。
所以,把这个东西“参”了以后,我们对人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观察。
作为一个医者,对自己过去那种行医的经历,对疾病的治疗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也是很惭愧的一个地方一一自己过去充其量所著眼的就是那个10%的身,况且不一定能拿满分。
梁冬:就是说:即便是一个很好的医生,在身体问题上,你解决了80%,但在整个生命里面,也才拿到8分?
刘力红:对,对对对,就是这样。所以这种认识产生的冲击是很大的。我们过去所认识的中医也好、西医也好、现代科学也好,实际上都局限在身,也就是形而下的层面。〔心〕这个层面也有所触及,但是〔性〕这个层面,根本就没有。
〔心〕要影响〔身〕太容易了。
〔身〕要影响〔心〕就费劲了一点。
这是物理学上的常识概念:能量级别低的,影响能力级别高的是很困难的事。但能量级别高的,影响能量级别低的,却是很轻易的事情。实际上〔身〕、〔心〕、〔性〕就是这样一个能量级别的关系。
用孔子的话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性〕就是道这个层面的东西。
形而上是〔性〕,形而下是〔身〕,介乎它们之间的就是〔心〕。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除了关注〔心〕,更应该关注〔性〕。
讲到〔心〕我比较喜欢用《书经》里面的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这个层面,用人心和道心去分比较清楚。
〔性〕这个层面,凤仪老先生界定得很明晰。他就把性分成三个层面:“天性”、“禀性”、“习性”。
天性——从中医阴阳的角度来讲,是纯阳无阴是至善的。
禀性——正好相反,是纯阴无阳是恶而不善的。
习性——就是后天习惯养成,教育、朋友圈子影响呀……
所以这个习性有阴有阳,有善有恶。
天性是纯阳像太阳一样,禀性是纯阴像乌云一样。人的这个身体也是要靠天性的阳光照射,才能够承载我们这个正常的生命。
如果受到禀性乌云的遮盖,天性的阳光无法照身体,就像大地得不到阳光,万物就无法生长。心身得不到阳的照耀,很多疾病就会来了。
内经里面有很多在讲阳气的时候,讲到了它对生命是这样的重要。阳气如果没有了正常的住所,人就会折寿而不彰。
这就说明了生命对于阳气的依赖。那这个阳气的根本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是从本俱的天性中来的。
按照佛经里面讲的它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你修它它也不多,它不修它它也不会少。
就是说,在这个层面没有可操作性。那么,可操作的就是〔禀性〕和〔习性〕了。
凤仪先生认为〔禀性〕是障碍天性的主因。因为禀性障碍以后,天性的阳光就无法滋养照射我们的心身。
很多学中医的人以为所谓的阳气是肾气呀、或是心的动力呀,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在天性那里。
关于禀性凤仪先生给出了一个很方便的方法。因为禀性它要表现,它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就是怒,恨,怨,恼,烦。
那凤仪先生称之为五行性,他把禀性很巧妙地用中国人固有的五行的思维方式来分类。
怒就伤肝,恨就伤心,怨就伤脾胃,恼就伤肺,烦就伤肾,就是泌尿生殖系统,什么子宫肌瘤、前列腺炎都是跟烦有关。
禀性对于生命作用的能量非常之大。这也是令我们很多医生搞不清楚的地方。
比如说脾胃的病治好了,可是不久又来了,反反复复,就是不知道导致脾胃的疾病的源头原来是〔怨〕。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胃病,应该看他是不是动辄喜欢埋怨人。我们应该去查找生活中这些因素。
为什么我用震惊这两个字呢?因为过去对于我们的〔性〕,对于我们发场脾气,压根就没有认识到能对生命产生那么的影响。
反而对吃错了一点东西、受了一点风寒会很警惕,但这个地方做到100分也还是10分。
有些人平常也是做好人好事,但很奇怪得了重病。大家都觉得是好人不好命,其实,如果从这一个体系来研究的话其实不然。他可能在另外一个更权重的事情上,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
捐点钱呀,这些是事相上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的〔性〕有缺陷,或者是〔禀性〕的东西很重,凤仪先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你动性,轻则病,重则死。〕
所以〔性〕这个层面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它已经超越了这个〔身〕的范围,现代的医疗手段包括中医在内,瞄准的主要是身体这个层面的东西,所以去医院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
(选自:《国学堂》栏目“梁冬对话刘力红” 醍醐一滴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