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42岁以后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自称衡山居士,又称文待诏。明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曾贡至京师,授职位翰林院待诏,参加编写《武宗实录》,因非进士及第而受歧视,连年乞归,并以多篇《京邸怀归诗》明志。嘉庆二年(1524年)获准归乡后,长住苏州。其诗、文、词、曲、书、画、篆刻皆能,尤以书画见长,且影响后世。
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与祝元明、唐寅、徐桢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其小时不聪慧,字写得亦不好,但勇于吃苦,郡学时,于晨光夜灯下埋头临写《千字文》,而颖异挺发。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书法楷书先后学习欧阳询、智永、苏轼、黄庭坚及“二王”,皆得笔意与神韵。行书早期学苏、黄、米、赵,后学《集王圣教序》。学行书常与小草相参,提按顿挫,从不苟且,坚持悬针用中锋引下,笔力健挺,行笔利净,结体严谨,法度森严。其大字挺拔苍劲,小字清新俊秀,均不失古人法度,又具个人风格,成为明代书法中兴的代表人物和一代宗师。
明·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称其书法“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溅”。其为人尚节,虚怀若谷,被时人敬重。四方求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尤其王府中人与宦官难得片楮。即使外国使者到吴门,望里肃拜也难以获见。然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则三易而不厌。其书法影响深远。其学生和当时的袁氏六骏、四皇三张及王世贞兄弟皆为所染;清代学其字者颇多;日本德川时代,流行其字;今人习其书法者亦不少。其著有《青田集》,刻有《停云馆帖》,撰有《文征明汇稿》,画有《湘君湘夫人图》《兰亭修禊图》等。传世书迹有《莲社图跋》《乐志论》等。
——摘自唐书同主编《中国书法全集》
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
鱼沫劬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沉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