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上周六(8月20日)中午在老妈家吃完饭,他俩睡午觉我说出去溜达下但又不知道要去哪儿,老妈说“去什刹海吧”,得,好像也就这儿可以腿儿着去了。要走多远其实一开始并没谱儿,反正最后是饶了西海+后海一圈儿,总共走了8.73km(含从家往返的部分),因为走的确实不老少,周日的跑步放弃了。
那天的天儿非常好,蓝天白云,气温30度出头儿,略微有点儿晒但基本有树荫,走的很舒服,一路干掉1L水。继上个月底立的两个flag“看小视频一次不超过3个”和“走路、开车不看手机”之后,最近立的flag是“尽量不喝碳酸饮料,不管有糖没糖”,其实只要刻意去遵守,坏毛病是能改掉的。恢复跑步是从9号开始的,3km起步儿跑足半小时,昨天已经不管时长了,跑了4km,慢慢来。
什刹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什刹海景区位于北京城区中轴线的西北部,东起地安门外大街北侧;南自地安门西大街向西至龙头井向西北接柳荫街、羊房胡同、新街口东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东到德胜门,由德胜门沿鼓楼西大街到钟、鼓楼。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2000年批准的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什刹海地区面积是最大的。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随着游客的增多,这里逐渐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什刹海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占西城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历史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多达30余座,现仍尚存10几处。什刹海34公顷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区之中,依托水体,还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为什刹海频具特色自然景观。号称“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在景区中具有典型意义。什刹海景区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
汇通祠我在2011年夏天的时候游览过,那时写文儿搜东西的时候看到别人介绍“连海水门”,但我因为没往这边走所以没看到,想着以后再来的时候补上,这“以后”一下子就成了11年后,而当我终于拍了这张照片时却找不到详细的介绍了。
我写东西花时间就在这种时候,死活就是想搜到确切的介绍,然后就没完没了,各种不死心。详细的介绍没找到,但是这里是西海的入水口是确定的,西北边儿过来的水走向是这样的:京密引水渠→南长河→高粱河→转河→北护城河,然后通过暗河穿过北二环从“连海水门”进入西海。前一阵我刚又顺着北护城河走了下德胜门桥西松林闸到新街口外大街的那段,看见了转河入北护城河的入口,这就让我给接上了,感觉接下来又有新的溜达目标了。可是,我攒了太多没写的内容啊!啊!啊!10多篇呢,唉!
用双脚丈量城市真的很有意思,如果不是这个时间点儿走到这儿我不会知道在路边会出现一个小型的旧货市场,卖的东西我真没想到会在市中心出现(比如二手的儿童书包、看起来很旧的鞋),也不会知道还有个街边小花园,里面有群人唱着不怎么熟悉但又似乎听过的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