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黑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过去点灯,在碗、盏里注进油,插入灯芯,点燃,用以照明。由于碗、盏本身挡住了部分光,会在下面形成阴影区,产生了“灯下黑”的现象。
后来,人们把灯下黑引申为越是熟悉的领域越有可能形成认知盲点。
比如,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人们所认可的风景往往都在远方,在陌生之处。
因为陌生,所以产生认知对比,对比会导致认知冲击,突破人的已有知识,拓展出新的认知边界,会有“新发现”的欣喜。而熟悉的地方,就难有这些。除非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会有意识的去提出新问题,启动大脑去寻找新东西,否则,难免不会“灯下黑”了。
人世间,最大的“灯下黑”,或者莫过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了。
要说自己吧,长年累月,朝夕相处。自己观察自己,对比,联想,省思等等,自我认知应该是非常深刻才对,殊不知,很可能多数人的自我认知终其一生都是肤浅的,这才有古人所强调的“自知者明”之说吧。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之所以会形成明显的“灯下黑”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一旦在头脑中“住”了下来,我们就会本能的排斥那些与它们相对立的观点,就不愿去尝试那些与它们相对立的东西。
比如,不知什么时候起,你认为自己不吃肥肉,为什么不吃,你也没有探究过,即使探究,也完全可以观点先行,找到自己认可的原因,为先入为主的观点服务。因为“我不吃肥肉”的观点在头脑中“定居”了下来,从此以后,就再没有吃过肥肉了。认定自己不吃肥肉的人,一生都可能无法认识到:其实对自己而言,只要愿意勇敢去尝试,也是大有吃肥肉的能力的!
再比如,做老师久了,就会遇上观点千奇百怪的学生。有的学生早早的在头脑中形成“我是块学习的料”或“我不是块学习的料”等诸如此类的观点。
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就会观点先行,找到很多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断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无论哪一种循环,其实都是“灯下黑”,只是良性循环的“灯下黑”,有利于学生成才,倒不必去打断它。而恶性循环的“灯下黑”,如果不能被打断,学生就很难完成学业任务了。
自我认知的“灯下黑”,大都是头脑里的观点所致,所谓的思想大解放,或许就是尽力消除自我认知的“灯下黑”吧。
我们自身的“灯下黑”现象,要消除,自然很不容易,缓解一下,却是可能的。如何缓解呢?密切关注那些“定居”在自己头脑中的观点,有意识的突破它们,找到更多其它的可能性。如此去做,就有可能把“灯下黑”,缓解成“灯下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