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东阳、黄卷书香。一轮明月亘古今,朗照的不只是金榜上231名文进士的显名,还有无数秀才举子皓首穷经的身影。更有一个旅居京师的青年书生,每每在梦里,借这般皎洁的月色,催马赶回阔别已久的肃雍堂。
此人不仅出身世族,且“自幼颖敏美姿容”,25岁时“以第一名发解浙省”,真正是集智慧、美貌、荣耀和众望于一身。他叫卢楷,字中夫,号可斋,东阳卢宅人,大明朝天顺壬午科浙江解元。
令人唏嘘的是,卢解元的梦最终未能实现,34岁因病“客死京国”。可这个比马生晚生百余年的东阳学子,从未放弃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结。他始终努力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他是励学精进的典型。自幼求学于对门岘山中的岘峰书院,18岁远赴江西安福拜举人刘庠为师,学习《春秋》,不到两年尽得其真传。回来后经府试、院试,文名一时鹊起。中解元后次年,因会试不利,进入国子监进修,学问更广更精。他的诗文,死后由儿子卢联整理而成《可斋集》,迄今读来犹觉“俊伟光洁”,而且“发乎情,根于理”,自然而成。
他是个有远大胸怀与抱负的才子。在京期间,他以文会为媒、以同乡解元谊为纽带、以中继儒学为追求,成为“六元会”“丽泽会”的发起人之一。范理、商辂、姚夔、杨守陈等缙绅名贤纷纷与之相善,而成忘年之交。文敏公姚夔酒席上赠诗云“卢生倜傥才”。他在国子监的同窗,后为南京吏部尚书的杨守阯在《浙元三会录》也有记载。这些师友相率哀悼他的早逝,直至弟弟卢格高中进士后,还不忘追念他的才情志趣。
更为难能可贵的,他孝悌重义,堪称士人的典范。他上对父母奉养至孝,下对子弟提掖无私。在国子监祭酒、司业等人遭诖误获罪之时,他带头与同学一道挺身而出,奋力呼救,“抗章伸理”,不计个人前程安危。时人叹服其品行,将他比作唐朝的太学生何蕃。
史海钩沉,有趣的事情还不止这些。据说卢楷参加乡试前夕,因受仇家诬陷落狱,他以“伤以偶读朋夷传,惊起恩星到福堂”诗句答郡守而获释,并连夜赶往省城。时已八月初六,幸好天助贵人,一场大雨,舟行如箭,次日就到杭州,赶上了考试。他喜不自禁,在朝天门石壁上写下了“昨宵河埠拨船开,午过兰江晚钓台。今日浙江楼上望,半千里路似飞来”的佳句。发榜后,卢楷秋闱高中头魁,正值父母五秩寿诞,又恰逢“肃雍堂”落成,三喜临门,遂把头门命名为“捷报门”,传为佳话至今。
卢楷短暂而精彩的一生深深地影响了弟弟卢格。他很争气,不仅考中进士,官居江西道监察御史,且留下了《荷亭辩论》等著作,在立德立功立言上都有所成就。他在诗文中经常怀念哥哥,诸如《过先兄故居》,“碧桃红杏年年景,明月清风夜夜心。惆怅英魂何处去,数声啼鸟隔花阴。”让人不禁为手足情深而伤怀。
继卢楷、卢格两兄弟后,卢宅文化愈发彰显。除承接恢弘精美的古建筑之外,后人还秉持了良好的家风,弘扬他们的求学精神、为人为官之道,从而实现了儒学的“入世治国”与“退思齐家”的完美结合。以这一切为基础,才有了“北有故宫,南有卢宅”的美誉。
今夜肃雍堂,明月相随之外,依旧三峰峙南、花灯璀璨,似乎都在欢迎着卢楷,这个游子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