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很容易对一段关系失望,包括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总是带着期望和幻想走入一段关系,然后就是一次次的幻灭和失望,为什么对方是这样的?和我认为的不一样啊!为什么对方要这么做呢?为什么我所期待的总是无法在关系中得到呢?或者在关系中总是感觉到没有被安抚,没有被满足,甚至反而激发出很多内心的不安全感?
可能在工作中,我们是如此呼风唤雨,拿捏了客户和老板的心思,为什么偏偏在亲密关系中有这么多的不安全和无力感,总是无法享受到和感受到关系中的好呢?
一段亲密关系比起其他社会性的关系更加贴近我们的内心,也会让我们暂时退行到宝宝的状态,虽然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被爱,但同时也容易激发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结,激发出那个曾经没有被照顾好的内在小孩的角色,激发出内心的那一份某个部分的匮乏感,过多的渴望,某些接近于执念的过多期待,然后把这一份期待和渴望变成了对关系中的对方的期待,我知道这不是我们有意为之,只是内心的渴望被激发了,但往往如果这是我们内在深处的匮乏和渴望,反而很难被对方安抚和满足,那么就可能因为这份难以被满足,阻碍我们客观地看这段关系,阻碍我们去感受到关系中爱。
在关系中,对伴侣的期望没被满足 ,愤怒怨念就会滋生,长此以往可能会耗尽双方和这段关系 ,如果对方也有没被满足的部分,没办法满足自己,要么耗竭,要么逃避。
我在一本书上也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你可能会说“那难道不该有期待吗?期待多么的美好啊!”
当然你可以期待,甚至我也会鼓励你去表达你的需求!但同时你也要知道期望来自于需求,而这部分需求大部分是来源于儿时未被满足的需要。
当我们不去直接把这部分需要强加在伴侣的身上,而是来反观自己的内在,贴近自己的这个需要,就更能帮助我们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需要的。需求这词挺温和的,但需求基本上慢慢会变成“要求”,试着放下对外界的期待,来接纳需求没被满足的本来的自己,不需要在外面找些什么来满足和完整自己,我们首先要看到这份需求,看到自己内在的这个“空”,然后和这份需求呆在一起,理解自己,让这份“空”慢慢的成长起来,通过自己的内在来让自己完整,因为我们无法在外界找到我们内在没有的东西。
我们需要陪伴、照顾、了解、支持、赞赏、抚摸都是正常自然的,也相对容易在关系中被满足;但是安全感、自尊、快乐是无法让别人实现的,不要去把需求和自尊、安全感挂钩!
在一段关系中,双方都有对这段关系的需要,我们在觉察自己内心的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去看看对方内心的需要,我们在期望落空的时候可以多一份觉察,也可以分享彼此的感受, 这个关系的空间就更大了,爱也能更好地生长!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