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都不想思考,而且就是等着你的答案,他不会去想想为什么我错了,我出错在上面地方。
思考就是脑电波在脑中燃烧时滋滋的过程,思考之后,才是深度记忆,才可能永远记得牢。还有一些题目,必须要进行重复,以不同形式的重复出现;或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很多人一直想走捷径,可是没有捷径可以走,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一辈子也就浑浑噩噩地过去了,等到自己当然后代不会教,于是又“遗传”了这样的“特质”,永远生生不息地传下去。
最重要当然是,看到自己的后代和自己一样无用,只是感叹:“当年要是自己努力点就好了。”可他根本不知道怎样更努力,所以也没有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能确实有天赋上的差别,有少数同学经常睡觉,有的学生不努力也能够考得不错,看他经常上课做其他的,可是还是做对了很多题目。
而有些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可是就没有考得好。我想这类学生只是在浅层地学习,老师教什么,他就记些什么,根本没有去想更多,或者试着去链接更多的知识点。
等到下一次,考到类似题目,变换一些,又不会做了。
有一些思维方式,比如,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很多学生是不具备的。无论你怎么教,有的学生就是无法理解。
思维的惰性,往往使人思考浅白的事件,并因为这样消耗的脑能量是最少的;而知道努力思考、进行深入思考的人获得了思维上的快感,也就会上瘾,更加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思考。最终,这两种思维方式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