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到kindle后花了两个晚上时间读完,第一次看到作者的名字是在韩寒的ONE里面,尽管网上读者们对此书褒贬皆有,但在夜深人静下,我感觉这是一本可以值得静下心来读的书。
当今社会有些作者都只是用笔写故事,用连载或杂文的方式传递一些自以为深刻的思考想法,而蔡崇达还是略有不同,他将自己的回忆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不掩饰其中的善与恶,将自己酸醒,再痛出这些文字。
▼
读到书本的后半部分,感觉很是凄凉,如写到传奇女子张美丽、他少年时期的朋友阿小、被称为天才却终一无所得的文展,自杀死去的厚朴,他的儿时小伙伴多是下场不幸。
想起鲁迅写的闰土,也是真实的玩伴,闰土和童年的鲁迅都那么的可爱,而《皮囊》里的作者的每个小伙伴都有性格缺陷的特点,终以悲剧收场。
写这些小伙伴的悲催故事却感觉太像小说,换一种说法是,有些部分过于营造画面感,用到了太多小说的写法,本来应该更朴实的细节和对话,反而使我觉得不真实。
尽管如此,我还是佩服作者的文笔功底,很聪明的节选出人生历史当中最适合讲出来的往事,找一个合适的节点,撬动人的心。
▼
作者蔡崇达出生于闽南沿海地区的某个小镇。作为一名潮汕人,闽南离我的家乡相邻很近。
我能理解他的小镇和我的家乡以及很多其他镇子一样,处于某种尴尬之中:它们离城市近,容易接触到社会变化的新思潮,却终究不在城市,享受不到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根本改进和发展红利。
而今新时代文明的社会,神明,神灵的概念在我们家乡长辈的世界里依然被普及。
在很多涉及科技文化的书籍熏陶下,青春期时我并不去理会这个世界是否有神灵甚至鬼怪,并武断的认定一切对神灵的崇拜都是属于封建主义思想。
我的老家亲戚长辈们多是笃信如观音、老爷等各路神明,他们烧香朝拜祈求神灵保佑,保佑家庭和睦平安,保佑后代成才兴旺,作为后辈青年的我曾一度在心里嗤之以鼻。
过了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神灵是否存在并不那么关键,心中是否有信仰才最为重要,有信仰的人比起没有信仰的人,在面对未来各种苦难时往往会更主动激励自己去创造希望,并拥有更加强大的未知精神力量。
▼
未来在远方,昨天已消逝,怕时光流逝的时候昨日记忆没好好保存,我们便把一路风景、把过往人事留在了手机里、相机里、电脑里。
但突然之间手机空间不够的时候,很多存载记忆的相片就被删掉了;一不小心把电脑格式化,或者硬盘坏掉了,很多讲述着往事的文档文章就都没了,于是我们的记忆好像也跟着被消失。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最终能依旧誊记下来的,才能是真正的存本。
所以,作者在自己人生历史浪潮中存记下来了两个角色,永远的亲人,旧时的朋友。
然而,这不是一本关于乡愁和回忆录的书,作者写的是自己从怎样一步步离开,到和小镇、亲人以及和小伙伴们的日益疏离,他写的是时间怎样在他和过去之间划了一道线,而他自己知道,线的那一边他将永远无法踏足。
▼
也许很多人能从这本书中看到自己。因为作者描述了太多时代中的记忆,以及记忆中这个时代留给我们每个人相似却又不同的痕迹。
我们从一个少年长大成人,或和少年时的玩伴失散,或遭遇过亲人的去世,未来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家里的主心骨,但我们中很多人在城市的工作中感到疲惫。
就像书里一段描述:
“车依然在开,那座桥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桥上一点一点的灯影,快速滑过,一明一灭,掩映着车里晃动着的疲倦人群。大部分人都困倦到睡着了——他们都是一早七点准时在家门口等着这车到市区,他们出发前各自化妆、精心穿着,等着到这城市的各个角落,扮演起维修工、洗碗工、电器行销售、美发店小弟……时间一到,又仓皇地一路小跑赶这趟车,搭一两个小时回所谓的家,准备第二天的演出。”
所以才有了“偌大的城市,充满焦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铁拥挤的人群里,我总会觉得自己要被吞噬,觉得人怎么都这么渺小。而在小镇,每个人都那么复杂而有生趣,觉得人才像人。”的感慨。
作者说:
“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这个城市里的很多人都长得像蚂蚁:巨大的脑袋装着一个个庞大的梦想,用和这个梦想不匹配的瘦小身躯扛着,到处奔走在一个个尝试里。”
而我也跟作者一样在不自觉中成为了其中一员。
▼
在大城市生活,想到小时候的家乡环境,越发觉得自己是从一个矮屋和泥地走出来的孩子。
但现在我从矮屋里走出来,换上与小镇气质不一样的衣服走在儿时向往的炫目摩天大厦里,感觉好像是和其他人不一样了,其实,是一样的。
毕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只是一具行走的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