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视角中,人体是有气、血、水(津液)构成的,但三者并非严格地区分开来,而更像是一个三色球,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它颜色不同,可这里只有同一个球。就好像气可以化成血,但同时血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气,所以中医是从整体的宏观视野去观察局部,哪怕是去观察身体最微小的变化也要站在生命的高度。一直秉持这个理念,是能否体悟到中医法门的关键。
《灵枢.决气》有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生命离不开气,因为是气将我们的身体和自然相连接。从我们可以轻易感知到的呼吸与饮食,再到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的预感都是因为我们可以于自然环境相连接,这正是由于所有的气本是一体并可以相互融合。当然前文讨论的气是更宽广的层面,与我们之后要谈及的气在范围上略有不同,但本质上却是相通的。
一.气味
接下来我们谈谈气中与人密切相关的部分。首先说说饮食,我们吃的谷物、蔬菜、肉类、水果,在我们咀嚼吞咽以及消化之前它们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但是最终它们会变成某一种气,或者说气的某一种形式。这种可以滋养并影响我们身体的气可以分成阴阳两面。阳,名为气;阴,名为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如下的记载“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从文中我们知道饮食按照“味→形→气→精→化”的一条转变和归属路径,味可以转化归属为气,而气最终的目的是“化”,化即是“气化”(我们后文再做详细介绍),饮食摄入的气与味最终幻化成为我们的身体和生命力。
中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如果从气味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饮食就很好理解“药食”的概念了。当食物自身属性既不偏阴又不偏阳,而是阴阳平衡的状态,它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濡养我们的身体,为生命提供能量,如五谷养人的说法,是指稻谷黍米等主食皆是阴阳平衡的食物;当我们的食物的属性偏于阴(味)或者偏于阳(气),它就会发挥药的作用调理人体内在的阴阳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饮食中气味所体现的药性有如下记载“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人体以上为阳,下为阴。人阴不足,或阳太过时,当食阴味通下泄泻,而后阴阳调和;人阳不足时,或阴太过时,当食阳气生热发汗,而后阴阳调和。如大黄味厚,当归味薄,麻黄气薄,附子气厚等等,都是根据植物的气味属性将其入药。
味属阴,我们可以用鼻舌去感知。首先拿味厚举两个例,如大黄闻上去有些气味,尝起来确实很苦,所以它属于味厚。其二腐败变质了食物的味道很大,这是因为食物通过变质改变了其阴阳平衡的属性,变成具有厚重阴味的药物,所以人吃后会泻下不止。再拿气厚举例子,比如附子闻上去尝起来味道都很淡,这是因为气属阳,而且麻黄气厚属阳中之阳,其阴味当然就很少,所以尝闻起来味道很淡。人对药食中“气”的感知需要食用后才能体会到,比如食用附子会发热,这都是因为药食中的气影响了人体气的运行,从而产生的生理现象。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通过阴阳气味的道理就很好理解。当我们身体阴阳偏失则为症为病,这是就需要借助药物的力量将阴阳重新恢复平衡,所以越是药性强的药物,其实就是偏于阴或者阳的药食,用药方向得当则药到病除,但若辩证有误则确会药物变毒物。
其实我们生活中多数的饮食并非像附子、大黄等药物一样偏于阴阳,更多的则是既有气又有味。以茶为例,它不像药物一样具有明显的阴阳属性,也不像黍米稻谷一样阴阳融合,而是既有薄气又有淡味,阴阳自然平衡。于是饮茶,就变成人体根据自身阴阳偏离的倾向从茶中吸收阴味阳气,从而得到了很多喝茶的妙处,比如通便、利尿和发汗等等效果,实则阴阳气味之理。像茶一样的药食还要很多,读者可以在生活中慢慢观察与总结,体悟阴阳气味的道理。
二.气化
讨论完药食气味与人身阴阳之间的关系,就自然会引出另一个问题“药食之气味是如何幻化成人身的阴阳血气呢”。首先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气化”,这一古老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的“消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医认为饮食进入胃之后有三条路径转化为气。可以试想一下,我们日常饮食是丰富多样的,即便单单吃主食,它们的解构过程也相当复杂。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情况,中医认为饮食进入胃后,会根据自身的气味属性通过不同的路径气化,具《灵枢.邪客》记载:“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第一隧,宗气之隧。宗,有大的含义;宗亦同综,有混合的含义。饮食的宗气是指什么呢?在此宗气专指食物中所蕴含的气中之阳。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中记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食中的宗气直接被胃气化,然后通过肝迅速输布到全身的经筋,由于是将饮食之气转化为人体的气,所以这条路径气化速度最快。其实这种“速度最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受到,比如当我们饥饿时人就会没有力气,这时我们开始进食,饥饿感马上就开始减退,与此同时也恢复了大半的气力,但是这个时候食物还都在胃中,人体的消化系统还没开始完全运转。所以这种进食后体力快速恢复的现象,恰恰说胃与肝共同完成了气化输布中最快的一步。
第二隧,津液之隧。阴阳法则存在于任何事物中,饮食中的气也分阴阳。饮食气中之阳可以通过第一隧直接转化人体的气,气中之阴则需要溶于水中,以津液的形式通过第二隧气化。《素问.经脉别论篇》中记载“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津液由于是与宗气相对,宗气为清阳,津液则为浊阴,故而又称为浊气。胃所气化的浊气随心输布的功能,进入到全身血脉之中。宗气与津液虽然气化的路径不同,但都可以算是饮食中气的部分,以饮食之气化人体之气,速度都会快于味的气化。
第三隧,糟粕之隧。此处的糟粕并非文学意义上的那个没有价值的糟粕,而是饮食之中味的部分,因为需要需要胃腐熟变质,所以被称为糟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味归形,形归气”,味与气之间是可以转化的,饮食被胃腐熟变质后的糟粕便是“形”。《灵枢.五味》有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饮食进入胃后,其中气的部分通过肝与心的通道先行气化;味的部分继续留在胃中腐熟变质后气化,也分清阳浊阴两条路径。
一个路径是,通过胃腐熟气化的清阳物质会上输至脾,再有脾运化至肺(气化),《素问.经脉别论篇》有如下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气至肺后会,一部分会进入经络,一部分会水化为津液,一部分会赤化为血。水化,上焦如雾,谷气到上焦后会与天气结合并会开始液化,然后通过三焦水道的抵达膀胱,然后借助肾气再次气化至上焦,循环往复。《素问.经脉别论篇》:“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赤化,水谷经胃气化后输布至上焦,由肺赤化为血,以奉养全身。《灵枢.营卫生会》记载:“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另一个路径是,胃腐熟后的浊阴物质不能由胃直接气化,所以进入小肠气化并继续消化。小肠亦气化营气,其于心为表里,故营气走心入脉。同时小肠也会对浊阴物质再进行一次分清别浊,可溶于水的物质进入膀胱,不可溶于水的物质则进入大肠,关于下焦的运化,《灵枢.营卫生会》有这样的记载:“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膀胱与大肠再分别对这些浊阴物质进行气化,而废弃的食物残渣成为尿液于粪便排除。为什么说膀胱和大肠有气化功能呢?首先,如《素问.灵兰秘典》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中云:“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可以知道膀有气化的功能。其次,虽然《内经》中对“腑”提及的篇幅很少,但是仍可以结合临床与《灵枢.经脉》中:“大肠......是主津”等只言片语中推断出,大肠是重要的气化器官。津液留与腠理,大肠何以通腠理主津液呢?唯有通过气化之气的推陈出新才能实现。膀胱所气化之气走体腔内,大肠气化之气走分肉皮肤,最后都汇入上焦气海。
我们再回顾一下气化理论。饮食皆可分为气味,气为阳,味为阴,气与味又可以再分阴阳,于是就有了气之清阳(阳中阳)走胃肝(宗气之隧),气之浊阴(阳中阴)走胃心肺(津液之隧),味之清阳(阴中阳)走胃脾肺,味之浊阴(阴中阴)走小肠膀胱大肠。是故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
(注:营气多生于脾;卫气多生于大肠)
三.气的分类
气,它既可以是我们的肌肉,也可以是我们的血液,它既可以是一呼一吸,也可以是我们整个的生命。在讨论气的分类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并非是气可以被分门别类,而是古圣们为了区分气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下呈现出的不同特性,再根据这些特性对气某一个方面进行标准识别而已。举一个不是特别恰当但可以说明一定问题的例子,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有时被称作爸爸,这时他呈现出一个父亲的特性,充满父爱和亲和力;有时被称作丈夫,这时他具有男性魅力和责任心;有时被称作老师,这时则需要传道受业解惑。其实爸爸、丈夫和老师并非把这个四十岁的男人分成了几个人,而只是这个男人在不同环境中体现的不同侧面。气的分类就与上述例子有一些相似,只是对气进行一次次地标注,而不是将本是浑然一体的无形之气分而析之。
中医通过气化理论来解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能量交换,为了方便认识气的变化,根据气化位置与功能的不同,将气分为营气和卫气,与此同时又引入了宗气的概念加以补充。
1.营气
营气的气化。《灵枢.营卫生会》记载:“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邪客》有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营卫生会》亦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可见营气是由胃气化而来的,并中焦气化后出上焦,因而可知营气是胃心脉(津液之隧)和胃脾肺(糟粕之隧的清阳一行)两条路径气化的。
营气的作用。《素问.痹论》中记载:“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荣,也是营气的别称。营气是饮食气味里阳中阴与阴中阳所气化,因为气化之源阴阳平衡,故而营气具有柔和滋养的特性,可以入经脉,濡养五脏六腑。《灵枢.营气》有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营气由中焦流溢,通过经与脉营养周身,循环往替没有始终。同时也可以看出营气具有向外流散的特性。
2.卫气
卫气的气化。《灵枢.营卫生会》记载:“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本篇亦载:“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从内经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卫气出于下焦,而且卫气与营气的柔和不同,其性刚烈。因而我们可以推断,卫气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饮食气味中“阳中之阳”通过胃气化,走胃肝(宗气之隧)而出经筋;二是饮食气味中“阴中之阴”通过大肠膀胱气化,走小肠膀胱大肠(糟粕之隧的浊阴一行)而出体腔和腠理。
卫气的作用。《素问.痹论》有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气由饮食气味中阳中阳与阴中阴气化而成,所以其性刚烈不能入脉,而散于皮肤肌肉体腔之中。《灵枢.本脏》有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可知卫气有保持体温作用,并能充实肌肉,掌管身体运动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记载:“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卫气》也有记载:“其气内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可知营气行于经脉,营卫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卫气则充于经脉之外。因而卫气有向内收敛的属性。
3.宗气
从气化路径我们可以知道,营卫之气循行都会通过上焦,胸中之气又于外界相通,古圣们就用宗气一词对胸中之气进行标注。宗同“综”,为“总聚”之意。宗气则意为总聚之气,内外之气总聚,营卫之气总聚。《灵枢.邪客》记载:“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也有记载:“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宗气主要汇聚于胸腔,外通于天地之大气,内通于营卫之气,上出口鼻,下注于少腹(关元、气海、气街圈定区域)。又如《灵枢.海论》云:“气海有余,则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其中“气海”,意为气之海,指胸中之气。悗息面赤,实为宗气不下,而聚于胸中,应疏通气机;不足以言,则为气化不足,可补中益气。
古圣先贤引入营气、卫气与宗气的意义在于它们承接气化理论对并将气的种种特性、功能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气的生命的关系。除此之外,又有真气与邪气,阴气与阳气对气的二元分法。
真气与邪气,正与邪,好与坏的关系。如《素问.疟论》云:“真气得安,邪气乃亡”,和《素问.离合真邪论》记载的:“真气已失,邪独内着”中可见一斑。另见《素问.离合真邪论》中:“真气者,经气也”,可知真邪之气多言营,卫气性悍,而又慓疾滑利,故不邪变。
阴阳之气说,亦从阴阳之法的角度去审视气与生命的关系,根据观察气的高度不同,阴阳之气所表示内涵也会不同。例如从气化的视角看营气为阴、卫气为阳;但如果再上一个层次,从宗气组成看营卫谷气皆为阴,吸入的天地大气为阳。《灵枢.阴阳清浊》所记载:“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有云:“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呼吸之时,人与自然相接,天气乃入谷气乃出。卫气性悍且慓疾滑利,汇入宗气,积于胸中,迫宗气而出,天气得入,天气补卫气之缺,循行体腔经筋腠理;营气与天气相融,清阳之气而出,浊阴之气则赤化为血,水化成津液,由而后行于脉道与水道。阴阳之气还可以根据动静之分,有形无形之分,具体方法可以参详《阴阳五行篇》,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