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手机能刷多久?”,问下自己或身边的人。
答案可能是:“一上午”、“一下午”、“一晚上”、“一整天”···。
总结下就是手机能用多久,就能刷多久,根本停不下来。
这个习惯好吗?不知你问过自己或身边的人没。
少数人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好与不好也就无从说起。
但大多数人知道这其实并不好,因为刷了大半天,好像没啥收获。每次刷完,还会有一阵空虚感袭来。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怎么办呢?
曾试图去控制自己不去刷或者刷一小会儿,“刷还是不刷,刷还是不刷,刷还是不刷,就刷一小会,就刷一小会,就刷一小会”,多次经过内心挣扎,发现并没什么用,还是刷个不停。
次数多了,会安慰自己说现在有几个不刷的,除非他没手机。要改变这种习惯,难度系数超五星,太他妈难了。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真正改变一个习惯远没我们想的那么困难,前提是你知道正确的策略并慢慢去做。
那么,改变习惯(或者培养习惯)上,正确的策略是什么?
一、树立习惯改变的正确认识观
二、对习惯回路进行调整测试
三、培养坚定的信仰
一、树立习惯改变的正确认识观
哲学上说:“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把人引向歧途。”
拿跑步来说,我们都能认识到坚持跑步,能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但这样就够了吗?还远远不够。
如果你去问一位健身教练,他还会跟你说跑步过程中的一系列注意事项,例如:跑前热身动作、跑姿、跑后调节休息等。
为什么健身教练会说这些?
因为他说的这些注意事项中,随便哪个事项没注意,可能就会使跑步这个事中断下来,最后出现放弃的局面。
只有你对跑步这件事建立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更长久的跑下去。
你可能会觉得,我就晚上有空时随便跑跑,不用那么专业。
这不是专业不专业的问题,而是一个认识的问题。想想,如果认识不到跑姿的重要性,导致肌肉出现拉伤或其他问题,长此以往,轻则修养腿,重则腿报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在习惯改变上,正确的认识观是什么呢?
在过去,你是否曾多次下决心做某事,不过往往三分钟热度,热度过后就是半自动的放弃。
想过坚持跑步,买好装备,就用了三天。
想过坚持学英语,买好资料,就用了三天。
想过自学乐器,这次没买乐器,想了三天,最后还是算了吧!
所以,正确认知观的第一点就是:只要你下决心,任何习惯都是可以改变。
此时你是不是觉的很操蛋,上面例子不是摆着吗。还下决心,有用吗?
不负责任的告诉你,不对,是负责任的告诉你,有用。
在说为什么有用之前,先想想自己过去是如何下决心的。
面对拖延时,我一定要改掉拖延,今天要完成哪些任务。
面对运动时,我一定要运动,每天跑多少多少米(或者其他方式的运动)。
面对学习时,我一定要学习,今天看完多少页或者做完几章。
最后的结果都知道,不了了之。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不了了之,也有些人能坚持到最后。
如果你经历过不了了之的情况,不知道你深入想过一个问题没,为什么决心过后总是不了了之?
我来告诉你吧!是下决心的姿势不对,所以没太大用。
什么?姿势不对,你以为这是做某项运动,还姿势不对。你说说,什么是正确的姿势?
举个例,当你有拖延习惯时,该如何下决心。
1.首先,不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拖延也不要强迫自己立马行动起来,而是问自己为什么不喜欢拖延。假设你此时的答案是:拖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接着,问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对自己真的那么重要吗?此时只要你脑子没糊,答案肯定是真的,
3.最后,问自己:如果重要的话,我接下来可以做些什么。
通过上面这种自问方式,虽不能让你做某事的决心爆棚,但在对待改变习惯的决心上会更加坚定,认识上会觉得更加深刻。
看到此,你可能还是会觉的如果我今天自问,明天能坚持一天,后天可能就又回到解放前。
如果你有这种疑惑,想一想,你或你周围的人曾在什么情况下一直坚持做一件事?
渴求,对一个事物的渴求。认识到渴求的重要性,是正确认识观的第二点。
对改变后结果有渴求,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在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来挖掘自己的渴求呢?
通过不断反问自己想得到什么,并用最终得出的结论来时时提醒自己。
举例来说:
你问自己改变拖延是想得到什么?
想得到工作效率的提高。
提高工作效率是想得到什么?
得到工作能力上的提升。
工作能力上的提升是要得到什么?
工资上的上涨。
工资上的上涨是为了得到什么?
买台笔记本电脑,价格大概一万左右。
在渴望能清晰衡量时停止,此时你的渴求就是一台一万多的笔记本电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时时提醒自己。
在本子上写下电脑的相关具体信息,例如型号、内存等,价格也不要忘,把这个本子放在显眼处,确保随时看的倒,或者用几个本子同时记录这件事,确保家里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它。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么做的目的是用渴求来激励自己,切勿哪天头脑一发热,就借钱把它买下。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错误的开始是成功一半的一半,不开始跟成功一毛关系都没有。而正确的认识是良好开始的一半。
二、对习惯回路进行调整测试
在我们周围,暴饮暴食、丢三落四、拖延癌晚期的这些类型的人不少见。
不管是对方或我们,都知道这样不好,要改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我们想着要改变的时候,可能没注意到一个的问题。习惯到底是怎么运行起来的?
电路的运行有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习惯亦是如此。
习惯运行回路主要包括三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其实,我们意义上的改变习惯其实就是对习惯回路的改造。只不过知道习惯回路的构成后,更能有针对性下手。
那么,如何对习惯回路进行改造呢?
主要是不断进行调整测试,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回路。具体有四个步骤:
1.找出惯常行为
2.用各种奖赏进行试验
3.发现暗示
4.制定改造计划
通常一些惯常行为,我们都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如果意识不到,也没关系,可以试下一下方法。
在晚上回想一天中那些行为是需要改正的,记录在本子上,连续一周,就会发现规律了。
结合一个例子,来具体讲讲。以改掉晚上刷手机为例。
假设你通过一周的观察记录,发现自己每天晚上会刷手机到半夜。
在发现这个惯常行为后,不要急着进行下一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此时,你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天晚上我要刷手机刷到半夜?
是因为无聊、孤单、要放松还是想学习···,尽可能多的列出原因。
为什么要自问这个问题呢?
因为玩手机这一行为连接着你潜意识认为的奖赏。
这种奖赏就是上面自问提到的原因,可能是充实、愉悦、放松或提升知识。
明确这点之后,接下来用各种替代行为进行奖赏试验。
如果你想获得一种充实的奖赏,可以试着去运动或者看自己喜欢的书,哪怕是笑话书。
如果你想获得一种愉悦的奖赏,可以试着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例如看视频、画画等
如果你想获得一种放松的奖赏,可以试着和人聊聊天或者一个人散散步。
如果你想获得一种知识提升的奖赏,可以去看自己感兴趣公开课的视频或者相关书籍。
在列出各种可能的奖赏行为后,每天坚持替换一样进行测试。
坚持四五天之后,在完成一项替换行动后,在本子上记录当时脑中的感受,写个词就可以了,没有感受的话,就写下首先在桌子上看到的三样东西。
再定个十五分钟的闹钟,看十五分钟之后,还想不想玩手机。
为什么要记录和定时呢?
记录一方面是为了强迫自己意识到自己当时在想什么,另一方面也便于之后回忆当时的想法,作个参考。
定时是为测试奖赏是否真的有用。如果你看完书十五分钟后还想刷手机,说明你要的奖赏不是充实感。
当然从你看完书到闹钟响起的这15分钟内,你还可以看书或者做其他事,要求是不能玩手机。
通过上面的反复测试,你一定能找出真正的奖赏是什么。如果我们假设真正的奖赏是需要通过散步放松。
现在,惯常行为和奖赏已被你找出,接下来要做的是发现暗示。
一般来说影响暗示的主要有五大因素:
a.时间
b.地点
c.当时情绪
d.其他人
e.紧挨的上一个动作
和观察记录惯常行为一样,这里也需要按照这五个因素进行观察记录。
假设记录如下:
第一天
时间:19:40
地点:家里
情绪:平静
其他人:无
上一个动作:洗澡
第二天
时间:20:40
地点:家里
情绪:愉悦
其他人:无
上一个动作:洗澡
第三天
时间:21:00
地点:家里
情绪:沮丧
其他人:朋友
上一个动作:洗澡
···
···
···
通过上面的记录可以看出,刷手机之前所有的因素都可能变化,唯独洗澡这个动作不变。
所有,这个暗示就是洗澡,洗完澡之后大脑就会暗示我们去刷手机来放松一下。
这时就需要制定一个计划来隔离这个暗示,并把上面测试出的惯常行为和奖赏加入进去。
可以参考如下两种不同思路:
a.在洗澡之前,写个小纸条贴在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洗澡完之后立刻马上就现在去散步。
b.睡觉之前洗澡
当然,这两种思路不一定会有效,这里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当时环境去去测试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知难,行亦不易”,胡适说过,但当我知道了习惯运行的回路,并知道该如何来调整回路,试着去做,也许有不一样的结果出现。
三、培养坚定的信仰
按理讲,谈完上面两大点文章也就该结束了。
但不知你想过一个问题没,如果我们真的改变了某些旧习,改变后的习惯能一直保持吗?
如果不知道,想想以下情形:
面对考试成绩的不济,你还能保持之前的某些学习习惯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健康问题,你还能保持之前的某些生活习惯吗?
面对亲人的过世,你还能保持之前的某些行为习惯吗?
····································
发现没,当生活中出现一些重大变故时,可能有些养成的习惯就会被旧习惯所替代,一旦恢复到旧习,再想回到之前的状态就会很难。
那么,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或者说在发现重大变故前我们该怎么办?
树立信仰,树立坚定的信仰,只要这样,在重大的变故面前,才能坚持如初。
一般说到信仰,最常想到的可能就是信佛祖、信耶稣、信一些其他的神啊鬼的。
可能你和我一样是个唯物无神论者,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而且实际上这些东西根本不存在。
现在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和这种信仰者同时面临着极端恶劣的情况,各自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可能会陷入悲痛之中,重则失去理智。
有神论者:也会陷入悲痛之中,但一方面会相信神会保佑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都会是上面的表现,可能有些时候,相比无神论者,有神论者的理智会更丧失。
但大多数普通人确实如此,因为他们之前并没有考虑过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所以变故特别是重大变故出现时,会不知所措。
而有神论者,在他们的教义里可能经常提到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佛都保佑众生,而他们也坚信这点。
所以说有神论者相比我们普通人在重大变故面前能更坚定的面对事实,不易动摇。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你信这些神或者鬼之类的。主要是告诉你信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信仰愈发重要。
那么,我所指的坚定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他们可能是:
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起来。
我坚信知识一定是有用的。
培养一个新习惯前,前面一定会很慢,甚至比之前的效率还要底下。
·····
你现在知道了吗?
在平时生活中,找到一些和自己价值观相符的信仰,坚定下去,面对任何情况,泰然处之。
最后再说一下,上面的提到的方法可能你照着做了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效果,你需要明白,上面提到的只是给你一种参考。
结合自身情况,参考上面提到的方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黎明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