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讲究以和为贵,“和”是孔子儒学文化中积极倡导的思想;时至今日,和谐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由此可见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遵循着在和平中求发展的方法实现富强,“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用“和”的方式来教育子女亦是同样的适用,在中国就有这样一位用和谐的方法教育孩子的父亲,以文字质朴的一封封家书作为媒介,向子女传递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继而传承优秀的家风,他就是我国的翻译家傅雷。他的孩子傅聪和傅敏分别成为卓越的音乐家和出色的教师,人们在探寻傅雷究竟有何高超的育子技巧,不禁把目光投向那一封封家书。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先接受到的教育,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无数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并且希望他们成才。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对于教育孩子他们所采用的方式也有不同,或严厉、或慈祥、或温柔等等。但是像傅雷先生那样,把自己对儿子想说的话转换成一封封诚挚的家书,在家书中诉说着事无巨细的日常、对孩子的期待以及对孩子们指引未来的诚挚话语,并且将中国当时知识分子的风骨凝聚在其中,这种现象还是不多见的。傅雷最初写家书,并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出版,而是一个父亲对孩子谆谆教导,让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敢有半分松懈,成为一个好人。正因如此,《傅雷家书》中和谐的育子智慧才值得后人不断探寻。
一、以身作则的育子态度
毋庸置疑傅雷本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正因为他的正直,所以他自己犯错误之后他会承认并且积极弥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傅雷家书》的写作背景是1954年傅聪远赴波兰深造,在傅聪、傅敏成长的最为关键的十年时间中他通过一封封书信代替陪伴,或许因为距离的原因傅雷无法亲自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他从未缺席过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因为傅聪的离开,傅雷在1月18日写下了第一封信,在信中傅雷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诉说了自己的自责:“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人生中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傅雷作为一个父亲,他所说的“错误”就是二人在1953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更重要的问题进行激烈争论,傅雷认为:傅聪太狂妄,才看过几本书。但是他在傅聪离开自己身边去学习的时候,不断回忆这件事,并且在第一封中将其提出,更是给孩子树立一个重要的榜样,让傅聪可以成为一个正直、勇敢的人。
二、平和善诱的育子方法
对于教育傅聪和傅敏,实际上傅雷是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平和且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孩子接受他的思想。通过《傅雷家书》的语言可以看出,傅雷和傅聪之间的对话并不像中国传统古板、严肃的父亲,需要一方的气势压倒另一方,而是采用和朋友平等交谈的方式进行交流,两方之间是平等的,自由地交谈对于艺术乃至人生的看法。在傅聪离开的时候,傅雷是自责又痛苦,同时又带有欣慰,因为他“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傅雷平和善诱的育子方式不仅体现在双方角色在对话上的平等,也体现在傅雷以自身为例向孩子传授经验。傅敏回忆道: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教导,傅聪恐怕无法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在国外成长的数十年中,虽然没有亲自在国外陪伴,但是傅雷经历他每一个重要阶段,在他迷茫的时候给他提供一个前进的方向,随处给他敲个警钟,成为一面“忠实的镜子”。傅聪初到国外,傅雷便已经知道他所面临的困境是语言的问题,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傅聪要重视在京赶学理论:“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拉进了和儿子之间的距离,通过同龄人对话的方式传授经验,更容易被接受。
三、真诚正直的育人原则
傅聪出国留学前,傅雷唯一的叮嘱便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为人父母者,不论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阶级,最重视的便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人生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帆船,有多种方法可以到达对岸,只要坚持目标的不偏离,历尽艰险之后就可以到达对岸。做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父亲口中“不适合学音乐却适合从事教育”的傅敏,也受到此思想的影响,傅雷期待孩子可以好好学习,不是学习如何机械地提高分数,而是让孩子明白如何提高做人的素养和学会做事的技能。傅雷清楚地知道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人的品德和修养,对于原则问题,傅雷从没有含糊过,无论是孩子还是自己,均遵循着这一条原则。
在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我想这应该是父亲对于孩子最美好的祝福,《傅雷家书》中优雅朴实的文字之间,舐犊之情跃然纸上。每当父子双方争执的时候,傅雷从来不是以暴制暴,而是和谐交流、分享观点。常言道:父爱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但是《傅雷家书》更像是加了伴侣的咖啡。父亲的家书陪伴孩子成长,苦乐交织,每一句谆谆教诲,都是父亲心中最为动人的祝福。傅雷虽然在翻译方面和音乐方面有一定成就,但是从育人方面来讲,他也不过是以为普通的父亲,而家书便是他内心最高的、无声的独白,为孩子构造起属于成长的一帘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