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facebook看到一系列的龙珠职场版漫画,可谓字字珠玑一针见血,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脑洞。也许只有香港才有这种职场文化的土壤,上班族都敢于自嘲,明里暗里揶揄企业、老板、同事。工作上的各种不如意,通过自成一统的表达,乃至发泄,以此平衡身心状态。
每天固定8小时坐在格子间,应付各种工作中的琐碎,俗称搬砖。此外,得处理各种职场各种人际关系,上级的、平级的、下级的;手机电脑随时待命,有数不尽的微信群QQ群,几乎每隔一刻钟就得翻查下有无错过重要的工作信息,因为有些人的信息不得不回,比如领导、比如Boss;看到App右上角的红点,本能要点开,点开后一脸懵逼不知为何要打开,然后关掉。若把上下班的交通时间算上,每天大概12个小时都离不开职场,还未算加班时间。夜里,快睡着了,老板给你发个微信:“你能不能明天上班9点钟之前给我搞定”。人在职场,工作时间其实比以前可能更长,但绝对更零碎。于是当然很累。
干了很多东西,却又没有一件干成,即使干成了也和自己无关,因为大家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只管拧好眼前的螺丝。苟且在日复一日,诗与远方需要钱包的支持,逃离格子间需要代价。
话说,我这么努力工作为了什么?当然为了生活!问题来了,什么是生活?
今天的“生活”是市场经济里,骗人最常用的词。所有的时尚杂志,都不叫时尚杂志,叫什么:生活方式——Life Style。这个生活方式你仔细看,生活是什么?媒体所定义的生活,主要是围绕消费。无处不在的广告、生活方式杂志告诉已在脑子里面植入了一套什么叫做好生活的定义:好生活就是每年夏天,要去一趟马尔代夫,好生活就是要去东京吃米其林,才叫好生活。
我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是为了要有好生活,我生活干吗呢?就是买东西。买了东西之后,我钱花了那怎么办?我再努力工作,是这样的一个循环。我工作得那么努力,就是为了要有钱,有时间去Shopping,或者各种各样的消费。
旅行是消费、吃喝是消费、逛店"体验"也是消费,被我们定义为生活范围内的东西,几乎无一不是消费。
消费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消费带来的“快乐”就是,买了好多东西,用几次都丢掉,每个人都有就是比如买来的衣服没穿过,买来的包也没拎过,买来的鞋,甚至连包装都没打开过。
北上广的职场人再怎么打拼,他都买不起房,他都没办法实现那个完整而大的消费目标,但是他又必须获得小的乐趣,就只好把钱分离成小的消费。因为买房子这种大宗消费,可望不可及。
这是一个死循环……
你为何那么累?